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气动比例阀摩擦力补偿机制及实验研究

作者: 谢玉东 刘延俊 王勇 来源:润滑与密封 日期: 2020-07-15 人气:86
气动比例阀摩擦力补偿机制及实验研究
探讨了比例阀摩擦力的产生机制,对气动比例系统叠加高频低幅颤振信号的摩擦力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软件VC++,LabVIEW和MATLAB开发出摩擦力颤振补偿器。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控制信号上叠加高频低幅的颤振信号,可以有效地克服系统的摩擦力,消除爬行现象,缩短滞后时间,提高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颤振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对系统的轨迹跟踪精度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系统的滞后时间主要受颤振信号幅值影响。

流体动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 李运华 史维祥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0-07-06 人气:121
流体动力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本文简要回顾了近10年来流体动力技术的发展,并分析了相比其它传动形式流体传动的独特之外,最后指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流体动力技术的发展方向。

流体传动及控制通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长春 陈鹰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6-30 人气:207
流体传动及控制通用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本文介绍了流体传动及控制通用数据库系统(FDBMS)研究及其开发。讨论了数据库管理技术和检索模式。研究成果全部体现在已开发的数据库系统中。其设计方法也可供建立其它工程数据库管理系统参考。

压电直接驱动式伺服阀

作者: 董云峰 曲兴田 沈传亮 董景石 吴博达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日期: 2020-06-23 人气:120
压电直接驱动式伺服阀
介绍了一种利用压电陶瓷直接驱动的压电伺服阀,其机械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具有高于传统电磁式伺服阀的频宽和分辨率。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柔性铰链的结构特性,对压电叠堆的静、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制造了压电直接驱动式伺服阀样机,进行了静、动态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压电伺服阀可以满足现代精密高速控制系统的需要。

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转换器驱动磁场的数值计算

作者: 王传礼 丁凡 来源:兵工学报 日期: 2020-06-23 人气:187
伺服阀用超磁致伸缩转换器驱动磁场的数值计算
介绍了利用国产超磁致伸缩材料(GMM)的电-机械转换器(GMA)工作原理,分析了GMA的驱动形式和磁路构成。在建立超磁致伸缩转换器的轴对称磁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输入电流时磁场分布和磁感应强度沿轴线的变化规律。实测了GMA不同输入电流时的磁感应强度,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者虽有差异但基本相同,还论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GMA磁场分布规律的预测及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作者: 延皓 康硕 王凤聚 李长春 黄静 来源:兵工学报 日期: 2020-06-23 人气:126
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计算方法研究
针对偏转板射流式伺服阀前置级液动力的计算与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矩形喷口和接收器的前置级节流模型,推导得出了液动力简化计算公式。从射流角度出发,建立了伺服阀前置级的二维流场模型,提出了两种基于仿真离散数据的稳态液动力的计算方法,即动量定理法和压力差法,进行了某型伺服阀的液动力计算。设计了前置级液动力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对液动力的测量。仿真与试验表明,理论公式、基于离散数据的数值计算以及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为此类伺服阀的开发与优化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技术。

O+P讨论会:水液压

作者: 张海平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20-04-26 人气:147
O+P讨论会:水液压
当1996年水液压合作组在丹佛斯(Danfes)公司的倡议下在VDMA(德国机械与设备制造商协会)流体技术专业组下建立起来时,弥漫着一种突破感:水液压要从角落里走出来,并将成为与电气、油压、气动并列的第四种传动技术.这里首先是它的三个主要特点将被强调应用:

双压电晶片驱动喷嘴挡板式伺服阀

作者: 曲兴田 鄂世举 吴博达 杨志刚 吴玉魁 来源: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日期: 2019-01-18 人气:28
双压电晶片驱动喷嘴挡板式伺服阀
给出了双压电晶片驱动喷嘴挡板式伺服阀的基本结构,分析了双压电晶片的频率特性和静态位移特性,针对不同基板尺寸和晶片厚度进行了静态测试,在伺服阀实验台上进行了初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双压电晶片驱动喷嘴挡板式伺服阀具有结构简单、响应快、分辨率高、无电磁干扰、易于控制的优点,可以满足现代精密高速控制系统的需要.

浅谈流体传动中的压缩能损失

作者: 吕云嵩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9-01-16 人气:56
浅谈流体传动中的压缩能损失
压缩能损失是容积式流体传动的固有特性.对于气压传动和液压蓄能器压缩能损失是影响效率的重要因素.压缩能损失的大小取决于传动介质的压缩性及循环压力比当传动功率一定时还和动力元件工作点的选择有关.采用闭式气动回路、蓄能-变压组合回路等方法可减小压缩能损失.

现代液压控制技术应用及发展

作者: 刘国华 花蓉 来源: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日期: 2018-10-23 人气:7716
介绍了液压技术当前的发展,智能控制和新型功能材料在液压控制技术中的应用,论述了液压控制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性,最后对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共14页/13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