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质回热对吸附式制冷循环性能的影响
回质是改善吸附循环性能的重要手段。根据工况的不同,简单回质过程可能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研究表明,回质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每循环制冷量;回质回热复合循环具有较高的性能系数;回质过程可以有效缩短循环周期,增加系统的制冷/供热功率。
基于PLC空调蒸发器成型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随着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和推广,传统的控制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工业的发展。该文针对蒸发器成型机的工作要求,进行控制上的改进,采用PLC控制,使其拥有触摸屏进行手动和自动的控制和监测,安全光幕进行保护,投入生产使用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基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分区水箱运行特性研究
针对一种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分区蓄热水箱,对其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区蓄热水箱来匹配太阳能空调能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在夏季,分区水箱使得运行热水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温度,系统制冷COP也得以长时间维持在较高范围,虽然,在夜间无日照的情况下,系统的日工作时间减小了,但系统整体性能得以提高,尤其经过优化后,系统性能提升显著;同时,夏季的水箱结构较好地适用于冬季,在达到供暖要求的情况下,使得冬季系统的散热量降低,系统更为节能。总体而言,分区水箱应用于太阳能空调系统可以减小辅助能源的消耗,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低温强热型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试验研究
采用中间喷射的涡旋热泵热水器专用压缩机及带经济器的系统设计,构成低温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20~43℃环境下正常运行,制取65℃较高温度的热水。系统在环境温度高于20℃,且最高出水温度达到65℃时,能效比(COP)在3.4以上;在-15℃环境温度下COP依然能够保持在2.0以上;在-7℃--7℃段制热能力比目前常规热泵系统提高21%-28.9%。有效地扩大了(非二氧化碳)热泵系统的气候适应范围。
不同制冷剂在空调冷凝器内换热性能的比较
通过建立空调换热器分布参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对1122替代制冷剂R32、R410A、R407C和R290在翅片管冷凝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迎面风温和风速下冷凝器的流动和传热规律。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无论增加迎面风温或风速,R407C单位面积换热量,压降和质量流量最大;R290和R32压降和循环质量流量均小于R22;R410A虽然压降较小,但循环流量大;R290循环质量流量较R22小40%左右,且R290换热温差较小,换热系数较高。
一种标准节流装置的计算方法
由于在节流装置设计选型中,委托制造厂进行计算,最终的准确性设计人员无法核对,可能造成选型不当和现场测量的不准确。现提出一种标准节流装置的设计方法,并利用Visual Basic 6.0开发出标准节流装置设计计算软件。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计算准确,简单可行,提高了设计质量,缩短了采购的周期。
作动筒工作循环可靠性试验台低温泵站制冷系统的设计
针对作动筒的工作循环可靠性试验要求,必须为其模拟较为真实的工作环境,国内现有的作动筒工作循环可靠性试验台低温泵站系统普遍存在系统控制复杂,降温速度慢,效率低等不足,不能适应批量检验的要求,为此我们经过详细的理论计算,设计了复叠式制冷机组;在油箱内部设置导流管增加换热面积;低温驱动装置配合低温箱来实现作动筒的低温工作环境,经过实际应用达到了实验要求的低温,对低温试验制冷系统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HLD-40b高温空调混合制冷剂替代研究
针对冶金等高温、高湿环境空气调节的需要,采用R22/R142b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对HLD-40b高温空调的R12进行工质替代,通过配比调试和实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1)标准工况的制冷量和能效比基本相当,T3工况空调制冷量和EER同比均增高10%,T3工况和60°C高温工况的制冷量相对标准空调工况衰减不足10%,对应的排气压力和排气温度均有一定幅度下降,空调的高温运行特性改善明显;(2)60°C高温运行工况的制冷量为4024W,排气压力和温度分别为2.2MPa和109°C,制冷系统高温运行的可靠性得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高、中温混合制冷剂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改善空调制冷系统的高温运行性能和可靠性,拓宽其运行温度范围。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舌簧阀研究综述
气阀是活塞式制冷压缩机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着压缩机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本文简述了活塞式制冷压缩机舌簧阀的发展,并对其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动力学性能、流通面积、流量系数、升程限制器等)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作者的设计案例对一些设计参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从事气阀设计的工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并探索压缩机阀片新的研究方向。
粘滞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研究
分析了冲击载荷作用下粘性流体阻尼器的工作原理,推导了阻尼力公式的表达式,运用落锤冲击试验确定了其中的参数。基于参数已知的阻尼力表达式选择了满足指标要求的阻尼器结构尺寸。由试验验证了所选样机结构尺寸的准确性并验证了理论推导的阻尼器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提供了粘滞性阻尼器设计的理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