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化合物用于小型制冷装置的研究现状
碳氢化合物(HCs)作为氯氟烃类(CFCs)、氢氯氟烃类(HCFCs)的替代制冷剂,以其优良的环保和热力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小型制冷系统如房间空调器、电冰箱等。本文介绍国内外碳氢化合物制冷剂在小型制冷装置上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另外,针对碳氢化合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对其与制冷系统材料的兼容性、与润滑油的相溶性以及可燃性问题进行重点阐述,并展望碳氢化合物制冷装置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
影响制冷机组制冷量的因素及措施
针对聚丙烯装置中影响制冷机组制冷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目前装置和制冷机组的自身的特点,提出了提高冷冻机制冷量的相关措施。
R22氟利昂制冷剂的替代
通过对目前制冷行业使用的氟利昂制冷剂和其替代制冷剂的归类分析,为工程技术人员设计及用户选用提供指导和帮助。
降低R32压缩机排气温度的方法
作为下一代制冷剂替代物,R32由于其GWP值较低、热工性能好,正在受到瞩目。但是正因为其容积制冷量大、热工效率高,R32与其他制冷剂相比具有压缩机排气温度高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一项将R32实际应用到环境负荷小、高能效而且成本比较低的空调系统,并推广到世界市场的重要技术课题。本文将阐述利用膨胀阀控制压缩机吸气干度,同时使用R32专用的润滑油来降低排气温度,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灌注量对空调机的影响
由表中可见,此机选用800mm长毛细管时,整机的输入电流、输入功率最小,制冷量和能效比最大,送风口与回风口的温差最大。即性能最好,
振动盘式粘度计工作方程的修正及R407C气相粘度的实验研究
对原有的振动盘式粘度计的测量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测量了环保制冷剂R407C的气相粘度,从转动惯量,粘性力矩等角度重新分析了悬挂系统中上、中、下悬挂柱对整个测量结果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相位角的问题,重新确定了工业方程的修正项,用HCFC22进行了校验实验,粘度测量值与文献值相比,最大偏差不大于4.5%,测量得到R407C的粘度数据32个,测量温度为295~352K,压力为0.1~2.34MPa,与文献值相比,最大偏差小于4.5%,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回归得到了其粘度随温度和密度变化的方程。
跨临界制冷循环的适用条件及在CO2制冷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研究了跨临界制冷循环若干适用条件,详细分析了跨临界制冷循环对环境温度、制冷压力和温度、回热温差的要求,得出了启动危机、最小制冷高低压差等概念.将这些成果用于CO2制冷剂的分析,获得了相应的数据,可供研究CO2跨临界制冷系统应用.
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数值模拟研究
采用能量平衡的方法对多元平行流冷凝器建立计算模型,对管内制冷剂和管外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进行了数值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由于多元平行流冷凝器的变流程结构及制冷剂的相态变化,制冷剂侧传热系数、压降,制冷剂压力和温度及干度沿管长出现多次突变。
低温低湿空调的液体冷媒除霜性能分析
液体冷媒除霜系统具有在除霜期间制冷过程连续,库温波动小,无需附加能耗的优势,可应用在低温低湿的空调系统中。为了探究液体冷媒除霜系统的除霜性能,在热负荷为2kW,湿负荷为116g/h的条件下,对系统结霜时的制冷量和除霜时环境室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测量。结果发现:霜的增加会使低温低湿空调系统的制冷量下降,影响控制效果。在整个除霜过程中,环境室内的温度波动值在5℃以内,相对湿度的波动值在15%以内,最大波动值持续的时间仅为100s。
分流器和集管对液体冷媒除霜系统的影响研究
液体冷媒除霜系统具有在除霜期间制冷过程连续,库温波动小,无需附加能耗的优势。为了探究分流器和集管对液体冷媒除霜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库温为-5℃和-15℃的工况下,分别采用分流器和集管供液的方式进行试验。对比分析库温的变化,除霜速率和蒸发器进出口温度压力的变化。结果发现:在-5℃的工况下,采用分流器的除霜时间为820s,集管为710s;采用分流器的库温最大升高值为5.5℃,集管为4℃。分流器的节流作用降低了进入蒸发器制冷剂的温度,造成除霜期间库温升高幅度增大,延长除霜时间。因此,对于液体冷媒除霜系统采用集管式分液方法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