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MEMS微梁静电致动器的力学特性研究

作者: 牛凯 叶雄英 周兆英 冯焱颖 来源:压电与声光 日期: 2023-04-19 人气:8
MEMS微梁静电致动器的力学特性研究
采用降阶建模法对多晶硅/氮化硅复合悬臂梁静电致动器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进行了仿真计算.悬臂梁在氮化硅残余应力的作用下弯曲翘起.在微梁和基底间施加电压后,微梁受到向下电场力的作用,当电压超过阈值后微梁就会被吸到基底上.通过提取系统的各阶模态及其对系统的贡献,对各阶模态进行组合来取代该结构的耦合域,从而达到对耦合问题降阶的目的.采用该方法算得微梁的翘起高度、1阶固有频率和吸下的阈值电压与实验测得的结果吻合较好.

体微加工技术在MEMS中的应用

作者: 林日乐 谢佳维 蔡萍 翁邦英 董宏奎 赵建华 王瑞 张巧云 来源:压电与声光 日期: 2023-04-18 人气:14
体微加工技术在MEMS中的应用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基础是由微电子加工技术发展起来的微结构加工技术,包括表面微加工技术和体微加工技术.其中体微加工技术是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制造中最重要的加工技术.该文主要介绍以加工金属、聚合物以及陶瓷为主的LIGA技术,先进硅刻蚀技术(ASE)和石英晶体深槽湿法刻蚀技术.最后给出用LIGA技术和牺牲层技术制作微加速度传感器的例子.

MEMS平面微弹簧刚度分析

作者: 李华 石庚辰 来源:压电与声光 日期: 2023-04-14 人气:9
MEMS平面微弹簧刚度分析
对一种UV-LIGA工艺制备的封闭环“B型”微机电系统(MEMS)平面微弹簧建立了力学分析模型,运用能量法的卡氏第二定理,推导出了其在线性范围内的弹性常数计算公式。运用类似方法,推导出了开口“S型”MEMS平面微弹簧在线性范围内的弹性常数计算公式。在相同尺寸和材料特性条件下,对这两种平面微弹簧的刚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闭环结构比开口结构的微弹簧刚度大。从力学的角度分析了其原因。对这两种平面微弹簧进行了力学拉伸实验,实验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相吻合。

导航系统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

作者: 宋颖 鲍其莲 来源: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日期: 2023-04-14 人气:5
导航系统MEMS加速度计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加速度传感器芯片ADXL250在设计导航系统中的加速度计方面的一个应用。文中还介绍了加速度计相关的标定电路。标定前后的实验数据对比表明:用此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的加速度计体积小、结构简单,精度高,能很好地满足惯性测量和导航系统中加速度的测量。

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变形反射镜

作者: 汪超 余洪斌 陈海清 来源:光电工程 日期: 2023-04-14 人气:10
基于MEMS技术的新型变形反射镜
基于MEMS技术体硅工艺,提出一种新型大有效面积的连续变形反射镜的设计制造方法.依工艺流程中的实际情况与结果,分析了在制造过程中遇到的大面积腔体深腐蚀中凸角腐蚀和键合中小空隙粘合等关键问题,设计实施了T形补偿角、延长驱动线等解决方案.用此方法制造出有效反射面积30mm(30mm,最大变形量1.2μm,49驱动电极的新型变形反射镜.10-200V电压范围内得到的该变形反射镜镜面变形数据与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微型红外气体分析器

作者: 张永怀 白鹏 刘君华 来源:现代科学仪器 日期: 2023-04-14 人气:2
微型红外气体分析器
着重阐述了日本、法国、英国、瑞士等国家不同研究机构MEMS红外气体分析器的最新研究动态,以及原理和结构特点.这些微型红外气体分析器因其体积小、成本低,在分光类型、调制方式和检测手段等方面各具特色,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研究思路对于国内研究气体分析仪器的同行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MEMS微悬臂梁在冲击下的粘附失效预测

作者: 王佩瑶 唐洁影 余存江 恩云飞 师谦 来源:传感技术学报 日期: 2023-04-12 人气:15
MEMS微悬臂梁在冲击下的粘附失效预测
MEMS(Micro-electronics Mechanical System)的可靠性已经成为它能否成功地实现商品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多晶硅微悬臂梁是MEMS中的一个基本结构,阐述了多晶硅微悬臂梁的粘附失效机理,并利用宏观机械中的理论和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表面微加工的多晶硅微悬臂梁的粘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立了在外载荷下的粘附可靠度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具体分析了微梁尺寸及外界湿度对可靠度的影响.

基于MEMS的无阀泵研究进展

作者: 白兰 冯志庆 吴一辉 来源:微细加工技术 日期: 2023-03-09 人气:13
基于MEMS的无阀泵研究进展
微流体控制系统是微机电集成系统(MEMS)一个主要分支,微泵作为微流体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其有无阀片可分为有阀型微泵和无阀型微泵.无阀型微泵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因而有着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介绍了基于MEMS的扩张管/收缩管型无阀泵几年来在结构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和发展前景.

基于MEMS的无阀泵的数值仿真与参数设计

作者: 白兰 冯志庆 吴一辉 来源:微细加工技术 日期: 2023-03-08 人气:9
基于MEMS的无阀泵的数值仿真与参数设计
扩张管和收缩管的流量和效率是无阀泵工作性能的决定因素,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Flotran,对扩张管和收缩管的结构对流量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入口修圆的扩张管和收缩管的流动特性优于常规结构的扩张管和收缩管,随着最小宽度的增加,流量逐渐增大,但效率存在一个最大值点.较小的压差下大一些的扩张角有利于流量和效率的提高,随着压差的增大,就要选择小一些的扩张角,以避免扩张管中发生边界分离现象.较大的深度有利于提高流量和效率,而长度对流量、效率的影响不大.

MEMS加工误差对微弹簧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 李华 石庚辰 何光 来源:压电与声光 日期: 2023-03-08 人气:13
MEMS加工误差对微弹簧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
S型微弹簧是一种在微机电系统中应用广泛的微弹性元件,利用力学分析法,首次推导出S型微弹簧在空间3个方向上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ANSYS仿真验证了公式推导的正确性。采用LIGA工艺,设计加工了一种金属镍S型微弹簧。用精密微小型计算机显微测量仪测量得到微弹簧的线宽,长度和厚度与设计值的误差分别为4μm、50μm和24μm。分析了微弹簧各个结构参数的加工误差对微机电系统(MEMS)微弹簧力学特性的影响.指出微弹簧线宽的加工误差对其力学特性影响最大,Tytron250微小力拉伸实验机实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 共31页/30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