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法测温误差分析
测温方法分为接触式测温和非接触式测温两种,接触式测温的测温原理是利用热敏元件与被测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通过热敏元件本身的温度反映被测介质的温度。这种直接测量方法比较简单可靠,但由于沿热敏元件向外导热及辐射等原因,可使测温元件的实际温度与被测介质不同,造成测温误差。钢铁行业大部分采用接触式测温法,而测量出的温度是否准确,关系到生产是否能正常运行,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下面着重分析一下接触法测量所引起的误差。
1 沿测温元件导热引起的误差
在锅炉上采用热电阻测量汽包温度时,热电阻插入汽包长度为l1,外露部分的长度为l2,如图1所示。汽包的实际温度为t1,而外部环境温度为t0,t1>t0。由于热量沿热电阻向外导出,所以热电阻工作端温度t2将低于汽包的实际温度t1。这个差值△t(t2-t1)就是由导热引起的测温误差。根据传热学中表面有散热作用的等截面长杆的稳定导热理论,可以计算出这项误差的大小。
式中 α1、α2——热电阻在汽包内、外部分的对流换热系数;
s1、s2——热电阻内插、外露部分的外圆周长;
λ1、λ2——热电阻内插、外露部分材料的导热系数;
Af1、Af2——热电阻内插、外露部分的截面积[1]。
由公式(1)可见,内、外温差愈大,外露部分l2愈长,内插部分l1愈短,则引起的散热误差愈大。因此在测量中应尽量增大l1,缩短l2;其次,为了使t1-t0尽量小,对外露部分进行保温也是很有效的措施。另外还可以看出,b1增大或b2减少都可以使△td减少,所以在选择材料和结构时,应予以注意。另外,还应注意安装地点的选择。例如,在高炉中测量热风温度时,应选在围管入口处,这样所测热风温度即为入炉温度。
2 测温元件热辐射引起的误差
在加热炉中采用热电偶测量炉膛温度时,炉壁温度要低很多,热电偶要比炉壁温度高很多,因此它们之间将发生辐射换热。因为炉膛温度较高,这项误差要比导热误差大很多。假定用△tf表示由于辐射原因造成热电偶的温度下降,其大小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T1——炉膛温度;
T2——热电偶温度;
T0——炉壁温度;
ε——热电偶表面材料发射率;
б——斯忒藩-波耳兹蔓常数;
α0——炉膛与热电偶间的对流换热系数[1]。
相关文章
- 2022-10-09嵌入式系统ARM7在车辆调度中的应用
- 2024-04-29最新激光喇曼显微分光法
- 2024-09-03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分析及其补偿
- 2024-03-19线阵CCD在颜色测试中的应用
- 2023-01-12位置随动控制设备在线检测与故障分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