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高平机参数辨识与灵敏度
为准确模拟高平机在火炮发射状态下的动态响应,基于含气油液压缩模型和油缸膨胀刚度,结合高平机结构构型,建立火炮发射状态下的某高平机动力学模型。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完成高平机参数化模型建模,确立高平机模型中的待辨识参数。根据某车载炮射击试验数据和火炮发射动力学模型,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高平机参数进行辨识,获得高平机模型参数值。辨识后模型输出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精度及参数辨识结果的有效性。对影响火炮俯仰运动的高平机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平机油液含气量、油缸初压等若干参数对火炮起落部分俯仰运动的影响较大。
一种超塑性智能锻造中心的构建方法简介
集成了超塑性等温锻造压机、重载移动式机器人、模具加热炉、坯料加热炉等装备的智能超塑性锻造中心,以其柔性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来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的航空航天类锻件的生产,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制件的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智能锻造中心配置的工艺数据处理系统控制锻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变量,同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趋于一致,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铁路救援起重机调平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建立64 t铁路救援起重机的ADAMS动力学模型,进行不同工况下A曲线通过性能分析,可知铁路救援起重机的曲线通过性能与行驶稳定性密切相关,调平液压系统的动态响应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研究起重机调平系统的液压缸动态响应性能,在AMESim仿真软件中建立起重机调平装置的液压系统模型,进行多软件接口技术设置,将两种软件联合起来建立机械液压联合仿真平台,通过对比动力学仿真结果和联合仿真结果,得到更加准确的仿真方式,验证动态调平性能。
油轮货油加热蒸汽供给阀的自动控制研究
目前,油轮仍然采用手动控制货油加热蒸汽供给阀开度的操作方式,易出现操作不当导致加热不足或过多等问题,同时增加燃料油的耗用,并且无法进行加热过程的自动控制。本文通过货油加热现状分析,依据液压传动原理,选用液压源作为驱动阀门动作的驱动力,设计蒸汽供给阀自动控制系统,并进行控制流程的分析。
基于常压储罐安全附件的风险排查与安全管控
随着VOCs(挥发性有机物)有机气体收集环保项目的改造完成,许多储罐罐顶气相管道连通了,泄压阻火呼吸人孔、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其有效运行水平直接关系着储罐系统的安全生产。通过对油罐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运行效果的分析,同时对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规范使用提出了明确的风险管控要求。
105MPa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的研制与应用
为解决国内压裂管汇连接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和布局不规范等问题,研制了105 MPa多自由度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该橇将高压管汇总成、低压管汇总成、多自由度快速连接压裂桥臂和液压助力系统等集成设计到橇装结构上,其中液压助力系统可平衡压裂桥臂自身重力,实现压裂管汇橇与压裂车之间的快速连接,可根据不同工况需求,通过调节液压来调整平衡力和压裂管汇桥臂的运动速度。该橇配置的减震系统可减小压裂管汇橇受到的脉冲振动,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多自由度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连接8台压裂车用时34 min,作业完成后撤场用时26 min,与连接和撤场用时均在5 h以上的常规压裂管汇橇相比,作业效率提高10倍以上。105 MPa快速连接压裂管汇橇满足现场提速提效、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某输送带自卸专用车的设计
输送带式自卸方式在国外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依据国内法规,在国内底盘基础上改进设计了一款通用型运输输送带式自卸车,同时对其中的整车构造、液压系统匹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次设计对各类工农业车辆都有借鉴作用。
120/150方坯连铸机翻转冷床升降系统研究
介绍一机七流方坯连铸机冷床液压系统的工作回路及特点、冷床升降液压系统对提高拉速和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以及冷床升降液压系统对同步轴寿命的影响及管控措施,针对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冷床升降液压系统液压回路及同步轴进行优化改造,提升设备运行稳定性和生产效率。
船舶齿轮箱振动测试分析及优化研究
为了研究船舶齿轮箱振动性能及优化措施,进而实现船舶的低噪声化,以本单位自主研发的船用齿轮箱为例,通过台架试验和振动频谱分析结合的方法分析齿轮箱振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振动性能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改进。结合振动频谱分析结果对齿轮箱从齿轮修形设计和液压供油系统改进两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并对采取优化措施后的齿轮箱进行振动试验验证和振动频谱分析。结果表明齿轮修形和液压供油系统改进两项优化措施可以切实有效地改善齿轮箱的振动性能。在文中的齿轮箱案例中,齿轮修形后齿轮啮合频率处振动峰值下降40.2%,总振级下降1.85dB,进一步采取液压供油系统改进措施后,齿轮箱总振级下降9.99dB。齿轮修形和液压供油系统改进对船用齿轮箱振动性能提升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儿童安全座椅头枕的双滑块二次抽芯注塑模具设计
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应用UG软件设计了1模1腔的单分型面热流道模具。针对产品侧向脱模容易发生变形及模具空间距离的限制等问题,应用了模具机构的设计经验,创新性的在小滑块中设计了顶针,小滑块叠大滑块的液压抽芯机构,着重分析了模具其他各个系统的设计要点。最终实践生产证明该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先进,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塑件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