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5mm四辊可逆热轧镁合金板材机组
针对镁合金材料的轧制工艺要求有准确的开轧稳定和终轧温度,要求至少有两个道次变形率大于50%的问题,研制了国内第一台自动化水平较高的1725mm四辊可逆热轧镁板机组,介绍了机组的工艺参数、设备组成、技术特点及轧制流程,根据镁合金材料的轧制机理,简要分析了镁板热轧机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可控轧制的特点。该机组填补了国内高性能宽幅镁合金板材轧制的空白。
基于嵌入式结构的便携式磁记忆检测仪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在铁磁性材料的早期损伤诊断和残余应力分析中具有独特优势.为使这项技术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检测中,研制开发了基于嵌入式结构的便携式磁记忆检测仪.以联想天玑5100掌上电脑为核心,采用Windows CE 3.0为操作系统,以HONEYWELL公司的HMC1021磁阻传感器来获取铁磁性零件表面的磁记忆信号,利用AD7705 A/D转换器进行模数信号转换,较好实现了磁记忆检测仪的基本功能.介绍了磁记忆检测仪的软硬件结构、特点、数据采集及转换处理的实现等方面内容.
高g微加速度计的研究
针对侵彻过程中传感器过载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四边四梁结构的高g压阻加速度传感器。该结构采用硅玻键合技术控制质量块下底面到玻璃底盖的间距为5μm,为系统提供空气阻尼使其处于最佳阻尼状态,同时玻璃底盖起到了过载保护作用,仿真分析表明该结构可承受200000 gn的加速度载荷。最后对加工出的加速度计进行初步的测试,其灵敏度为4.5μV/g,线性度为3.1%。
超声检测信号的高速数字化研究
介绍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超声信号的数字化采集方法。从超声检测的实际应用要求出发,选用了AD公司的AD9054芯片和TI公司的先进先出(FIFO)器件SN74V293,从硬件实现和工作时序两方面详细地介绍了含有FIFO存储器的A/D采样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案结构灵活、控制简单且可靠性较高,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超声检测应用场合的要求。
高gn值微加速度计的设计
设计了一种新型四梁压阻式MEMS高gn(gn=9.8m/s^2)值加速度计,其量程为0~150000gn,抗冲击200000gn,横向灵敏度小于6%。根据设计指标及强度条件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应力分析、抗冲击分析、横向效应分析以及灵敏度分析。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了静态应力分析和模态分析,给出了具体的分析结果,并与理论值加以比较,从而使该高gn值加速度计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更加合理。
一种新的线成像激光干涉测速系统
设计并搭建了一种新的线成像激光干涉测速系统,用于小样品材料的冲击波诊断或飞片速度测量。系统采用梳状干涉条纹做为信号载体,利用1维光纤阵列+光电倍增管+数字示波器替代变像管扫描相机作为记录设备,记录伪推挽四路干涉信号,实现1ns时间分辨和86μm空间分辨。用它测量了脉冲激光驱动铝膜飞片的速度场,获得对比度较好的信号,数据处理结果揭示了飞片加速过程将近20ns,飞片的平面度为14.8mrad。实验证明,该线成像激光干涉测速系统具有一定实用性。
液压凿岩机冲击性能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冲击机构作为液压凿岩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参数对钻孔效率、钻具寿命等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冲击性能参数,利用自行设计和制造的冲击式液压钻孔试验台,在不同频率下对花岗岩进行冲击钻孔试验,并通过Hydrotechnik测试仪对冲击机构的输入参数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然后利用AMESim软件建立冲击机构的仿真模型,并将试验数据与仿真数据进行比对,数据趋势一致且吻合性较高,说明仿真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液压凿岩机的冲击性能参数。该模型为液压凿岩机冲击机构的结构改进和冲击性能参数的评估提供了参考。
石化设备“漆膜”形成机制与防范
“漆膜”问题近年来成为困扰石化关键动设备润滑维保的重要难题之一。结合石化关键机组的不同特点,探讨“漆膜”的形成机制,分析漆膜的危害和防范方法,提出既要做好日常在用油漆膜的去除,同时也要做好日常润滑管理,才能有效防范机组漆膜故障。
恒压紧力模组箱体设计研究
为了解决现有的某型号模组箱体不能适应电池膨胀的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恒压紧力模组箱体,使电池在膨胀过程中始终受到一理想的恒定压紧力。通过对压紧机构工作特性的分析及常见变刚度弹簧和机构的研究,在模组箱体内部设计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恒压紧力机构,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得到其压紧力和位移的关系表达式。基于ABAQUS接触分析,计算了电池组的总膨胀量及恒压紧力机构的性能曲线。结果表明,恒压紧力模组箱体能为电池提供理想的压紧力。
航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的固有测试性设计
从工程实用的角度阐述了航空发动机研发过程中提升试验件固有测试性的措施。在技术层面上,给出了试验件在结构强度、加工和装配工艺设计中的具体建议,包括调整零件连接方式和支点位置,设置测试辅助结构,融合测试元件与试验件的设计,以及强度优化设计。在管理层面上,提出了以系统工程的方法统筹策划并实施试验与测试工作流程的思路,使测试设计在试验策划阶段即介入其中,并以综合产品研发团队(IPDT)的形式,开展试验与测试工作,保证测试需求合理,测试手段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