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EHA作动器的阀泵联合控制方案研究

作者: 纪友哲 裘丽华 祁晓野 裴忠才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0-04-10 人气:73
EHA作动器的阀泵联合控制方案研究
对比现有泵阀联合控制方案,针对调速电动机+阀联合控制方案,提出了分级压力控制和负载敏感控制,并详细论述了工作原理。该方案兼顾效率与响应并充分考虑现有技术,对目前作动系统设计具有更为实际的意义。

电液伺服加载控制器的设计

作者: 郭栋 付永领 祁晓野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24 人气:172
电液伺服加载控制器的设计
该文介绍了一种以TMS320F28335为核心的通用电液伺服加载控制器的设计。文中给出了实现电液伺服控制器的原理方案,并详细进行了相关功能模块电路的设计,同时软件实现了相关的功能,试验结果表明了本控制器满足电液伺服加载的性能指标及功能要求,该控制器已成功地在多种型号的飞机液压作动筒加载测试系统中使用。

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现状及方法研究(连载1)——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现

作者: 马纪明 阮凌燕 付永领 柯兵 陈娟 祁晓野 罗经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03 人气:78
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现状及方法研究(连载1)——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现
首先介绍了航空用液压泵的可靠性及寿命要求的发展情况。然后,阐述了液压泵实施加速寿命试验的一般方法,以及美国、俄罗斯和我国目前采用的加速寿命试验规范及标准体系,并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我国航空领域开展的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情况、存在的技术难点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开展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的一般方案。最后针对开展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的必要性、实施前提、加速试验基本准则进行了总结。

航空液压泵的寿命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作者: 马纪明 宋岳恒 卢岳良 祁晓野 付永领 罗经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2-03 人气:160
航空液压泵的寿命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从定量研究航空液压泵环境工况参数与寿命之间关系的需求出发,介绍了影响航空液压泵寿命的因素与磨损寿命定量关系研究的方法。温度提升对于泵寿命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变摩擦副油膜特性,从而劣化其润滑摩擦状况,加速磨损。分别介绍了基于试验、解析和数值方法对摩擦副油膜特性的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针对使用流体一固体一热耦合模型的油膜特性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对现有的基于油膜特性分析的磨损寿命估计方法、加速寿命试验方法,寿命模型的校核和验证方法进行了总结。

基于虚拟样机的航空液压泵寿命试验方法

作者: 马纪明 金智 卢岳良 祁晓野 付永领 罗经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20-01-22 人气:141
基于虚拟样机的航空液压泵寿命试验方法
基于虚拟样机的(加速)寿命试验是开展常规试验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针对影响航空液压泵寿命的典型失效模式一疲劳,介绍了基于虚拟样机进行疲劳分析的整体方案。然后,针对四种关键技术分别进行了阐述:多领域建模技术、数据和流程管理方法、疲劳寿命分析流程、多学科模型的校核验证和确认方法。并以某型液压泵为案例,展示了两种不同工作状态下虚拟寿命试验的结果。最后总结了虚拟寿命试验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虚拟寿命试验结果与常规(加速)寿命试验的结合方式。

液压传动系统中节能技术的探讨

作者: 桑勇 王占林 祁晓野 白国长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0-01-09 人气:77
液压传动系统中节能技术的探讨
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节能技术主要是从减少系统能量损失和回收系统剩余能量两个方面来实现的。本文总结了最近十几年国内外液压节能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介绍了能量回收与利用的典型成功应用实例,并按照能量的性质对其分类。最后探讨了航空液压泵加速寿命试验台的节能设计方案。

介绍一种超高温液压泵源方案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死区动态补偿

作者: 李进取 王占林 祁晓野 裘丽华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11-15 人气:146
介绍一种超高温液压泵源方案及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死区动态补偿
本文提出一种液压隔离式的新型泵源方案来做超高温泵源.针对泵源使用的比例换向阀的死区特性,提出了一种死区自学习动态补偿方法.实验表明,这种动态补偿方法在比例换向阀对响应速度和精度有较高要求时,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

双独立闭环复合液压伺服控制体系的分析

作者: 安高成 陈娟 付永领 祁晓野 来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日期: 2019-03-18 人气:25
双独立闭环复合液压伺服控制体系的分析
针对现有几种液压伺服控制系统的优缺点,基于高性能和节能这一发展趋势,提出基于伺服电机、定量泵、蓄能器和伺服阀的双独立闭环的新型复合控制体系.分析了其结构特点,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证明新型控制体系充分发挥了各个控制环节的效能,实现了流量适应,较现有的控制方案简单可靠,在综合指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适合机载液压系统和弹载液压系统.

机械补偿液压功率回收系统研究

作者: 白国长 逄波 王占林 祁晓野 来源:机械科学与技术 日期: 2019-03-04 人气:53
机械补偿液压功率回收系统研究
针对大功率泵试验台,提出变量马达加载的机械补偿液压功率回收系统,依靠改变马达排量改变系统压力。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我实验室建立的试验装置进行数字仿真和试验,分析转速、有效容积和泄漏等主要参数对系统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通过变量马达加载可调节系统压力,满足试验需要,实现功率回馈;转速的变化对系统压力影响不大;增加容积可以增加稳定性;增加泄漏也能增加系统稳定性,但伴随系统压力降低。

基于免疫系统的并联双马达速度同步控制研究

作者: 吴保林 祁晓野 唐志勇 马俊功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19-01-16 人气:34
基于免疫系统的并联双马达速度同步控制研究
采用容积控制方式的单比例变量泵驱动两个并联比例变量马达的速度同步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耦合、非线性特点的MIMO系统。提出了流量均衡控制与功率匹配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双马达对于任意设定速度的同步控制。并根据免疫系统反馈机制能够迅速对外干扰做出响应,同时还可以快速稳定系统自身的特点,构建了免疫反馈控制器来抑制负载干扰对同步速度的影响。仿真验证表明,上述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外负载干扰对同步速度的影响,获得良好的同步效果。该方法无需解耦,简单易行,适用于工程车辆行走系统的同步控制。
    共4页/3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