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动压力机上加装的液压压边装置
0 引言
在汽车覆盖件的拉深过程中,由于在变形区域(凸缘)的材料受切向应力的作用,凸缘会失去稳定,发生皱折, 即所谓起皱现象。故需采用压边圈压料的方法,以避免此种现象的发生。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如果过大,就要增大拉深力,且会使工件拉裂;而过低则起不到压料的作用,使工件的边缘或凸缘起皱。压边力可通过经验公式求得,并在拉深时加以调整。常用的压边圈有两种形式:
(1)刚性压边圈。即在双动压床上利用外滑块压边。这种压边的特点是压边力不随压床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且模具结构简单。
(2)弹性压边圈。用于一般的单动压床。特点是压边力要随压床行程而变化。常用的有弹簧垫,橡胶垫两种方式。上述压边装置所产生的压边力和行程关系如图1所示,弹簧垫和
橡胶垫的压边力随行程增大而升高,故对拉深不利。液压压边力随压床行程增大不变.是压边的理想方式。所以,覆盖件的拉深一般在双动压机上进行,但一般中小厂拥有此设备的很少,这对制造汽车覆盖件很不便。在单动压机上增加部分液压装置来压边,可满足其要求。
图1 压边力和行程的关系
1 结构设计
液压压边装置结构如图2所示。
1.压机滑块 2.单向溢流阀 3.油缸 4.油管 5.限位拉杆 6.油箱
7.压边框架 8.凸模框架 9.凸模 10.压边圈
图2 液压压边装置
在组焊件凸模框架8内,固定有一个油箱6,用以提供压边油缸3的液压油源。将数个(根据需要)油缸底端固定在压机的滑快1上;另一端活塞杆固定在压边框架7 (亦为组焊件)上,接通油管4。工作时,压机上滑块下行,压边圈1O首先接触工件,开始压边。滑块继续下行,活塞杆受压相对上行,压缩油缸3上腔的压力油,压力油经溢流阀2流回油箱。回油压力即为压边的单位压力,它由溢流阀根据拉深工艺所需的压边力来调整。
回程时,压机滑块上升,凸模9首先离开工件,在压边圈的重力作用下,油缸活塞杆相对下行,压边圈保持不动。限位拉杆5随压机滑块一起上升,升至与压边框架接触位置,开始拉动压边圈一起回升。完成一次拉深动作。此时,压力油经单向阀进入油缸的上腔,下腔油直接回油箱。
2 液压传动原理
液压传动原理如图3所示,工作油缸工作腔直接通油箱,回油路中串联一并联的溢流阀和单向阀。在工作行程中,活塞杆上行的动力是由压机滑块下行来提供的,而不是通常由油泵提供压力油使活塞杆产生运动。活塞杆上行,上腔回油只能通过溢流阀流回油箱,所产生的回油压力即为压边的单位压力。根据溢流阀调压、定压的作用,达到使用目的。活塞杆下行,压力油经过单向阀被活塞吸入上腔。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相关文章
- 2018-11-12液压缸行程测量系统的零点漂移补偿
- 2018-10-08微元体分析法在偏心环状缝隙流动公式推导中的应用
- 2019-03-19油液体积模量的研究与在线测量
- 2018-11-09液压换向阀阀套结构的改进设计
- 2018-12-14液压缸结构及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