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高压轴向柱塞泵缸体铜层发黑探究

作者: 汤和荣 李正祥 孙珍菊 来源:时代农机 日期: 2020-07-10 人气:116
高压轴向柱塞泵缸体铜层发黑探究
配流副为轴向柱塞泵三大摩擦副之一,新产品开发过程出现非常发黑现象,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和验证得知:配流接触面间的材料选型及匹配,表面加工精度,压紧力系数等将直接影响柱塞泵的性能和寿命,在产品开发中需重点关注。

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功率损失特性

作者: 汤何胜 李晶 訚耀保 来源: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0-07-10 人气:88
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功率损失特性
为降低轴向柱塞泵滑靴副功率损失,考虑油液的压差和剪切流动的影响,建立滑靴副的功率损失模型,讨论泵的柱塞腔压力、主轴转速以及结构参数对滑靴的泄漏流量、摩擦力矩、泄漏功率损失以及黏性摩擦功率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滑靴副的功率损失以黏性摩擦为主,摩擦力矩比较大,而泄漏流量比较小。主轴转速对黏性摩擦功率损失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大于柱塞腔压力的影响;当滑靴的半径比为1.5~2.0时,应尽量取较小值,有利于降低滑靴副的泄漏和黏性摩擦功率损失;当阻尼管的长度直径比为3.50~8.75时,阻尼孔直径不宜设计太小,尽管阻尼管的长度直径比变大对泄漏功率损失产生抑制作用,但是油膜厚度变薄将会增加黏性摩擦功率损失。

轴向柱塞泵回程装置对滑靴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

作者: 刘洪 胡纪滨 彭增雄 赵红梅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日期: 2020-07-10 人气:100
轴向柱塞泵回程装置对滑靴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
考虑了滑靴的倾斜以及滑靴底面的弹流润滑效应,同时引入了滑靴与不同回程装置间的相互作用,对轴向柱塞泵滑靴副润滑油膜的动态规律进行了数学建模,研究不同回程装置对滑靴动态油膜特性的影响.实现滑靴动力学特性与摩擦特性的耦合求解,获得了缸体转动周期内滑靴润滑油膜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中心弹簧回程机构以及固定间隙回程机构对滑靴动态油膜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运转下,滑靴在低压区会发生严重倾斜.采用中心弹簧回复装置在减缓滑靴倾斜程度时会减小滑靴在高低压区的工作膜厚.使用固定间隙回程机构不仅不影响滑靴在高压工作区的膜厚状态,还可以提高滑靴低压工作区的最小膜厚,因而显著改善滑靴倾斜程度.

轴向柱塞泵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压力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 王涛 毛明 唐守生 盖江涛 冀海 来源:兵工学报 日期: 2020-07-10 人气:92
轴向柱塞泵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压力形成机理研究
回程球铰副是应用于轴向柱塞变量泵的机械结构,为研究其空间相对运动特征,结合回程球铰副的几何特征与相对运动关系,提出基于柱面特征的油膜润滑机理分析模型。通过拓展经典JFO空化算法以考虑复杂表面剪切速度影响因素,建立回程球铰副油膜润滑数值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斜盘倾角7.5°、12.5°与17.5°3种典型工作条件下的润滑状态,以及摩擦副表面剪切速度分布、间隙形状分布、空化指数分布和压力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间隙形状引起的动压效应与表面剪切速度引起的伸缩效应共同决定油膜压力场具有"双峰双谷"的分布规律,伸缩效应与斜盘的倾斜程度呈正相关性,是导致润滑承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回程球铰副润滑设计需综合考虑伸缩效应与动压效应对油液成膜过程的复合影响。

柱塞泵故障的阈值自适应诊断方法研究

作者: 罗恒星 谷立臣 许睿 焦龙飞 赵鹏军 来源:现代制造工程 日期: 2020-07-10 人气:92
柱塞泵故障的阈值自适应诊断方法研究
为准确诊断轴向柱塞泵故障,避免因负载工况变化导致的虚警误判,提出多特征参量阈值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特征参量的选取、阈值区间的确定及变载工况下阈值自适应计算,定性地分析了该型柱塞泵的振动特性及故障机理,揭示了柱塞泵主要故障模式下的振动信号特征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阈值自适应故障诊断方法能准确检测变负载工况下的柱塞泵配流盘磨损故障,为开展轴向柱塞泵可靠性评估及故障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油液特性对柱塞泵流量脉动影响的仿真分析

作者: 高彦军 谷立臣 焦龙飞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日期: 2020-07-10 人气:88
油液特性对柱塞泵流量脉动影响的仿真分析
为研究油液特性对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作用规律,对比分析了油液的压缩性、黏性、含气量和流动状态与柱塞泵流量脉动之间的关系,运用FLUENT流场仿真软件对轴向柱塞泵的运动特性进行模拟。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压缩性对泵源流量脉动的影响最大,油液黏性的影响次之,含气量的影响较小,流动状态的影响最小,以上因素的影响程度占油液特性影响的比例分别为86.8%、9.45%、3.59%、0.16%;油液的黏性对泵容积效率的影响最大,压缩性的影响次之,含气量的影响较小,流动状态的影响最小。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验验证,为开展柱塞泵动力学建模以及机电液系统全局耦合性能仿真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考虑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的柱塞泵流场仿真分析

作者: 罗恒星 谷立臣 许睿 焦龙飞 赵鹏军 来源:机械科学与技术 日期: 2020-07-10 人气:91
考虑有效体积弹性模量的柱塞泵流场仿真分析
为提高柱塞泵的寿命和安全可靠性,确定柱塞泵合理的工作范围,运用FLUENT对轴向柱塞泵的运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油液的含气量、变转速、温度与柱塞泵出口流量脉动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油液的含气量对油液压缩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对泄漏流量影响较小;负载压力一定时,主轴转速超过2600r/min左右时,容积效率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压缩流量和泄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了实验验证,为开展柱塞泵的非线性动力学及故障演化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双排油轴向柱塞泵配流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

作者: 张晓刚 闫政 权龙 刘勇辰 来源:农业机械学报 日期: 2020-07-10 人气:95
双排油轴向柱塞泵配流特性理论分析与试验
通过改变缸体结构、柱塞数、端盖油路、配流盘形状等,设计了双排油内外环并联配流结构的轴向柱塞泵,实现了单柱塞泵两路高压供油。针对单环柱塞数减少,腔内压力冲击增大,脉动变大等问题,对配流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在排油腰形槽和吸油腰形槽过渡区取消卸荷槽,利用加大配错角,在排油完毕未接通吸油时,腔内封闭体积增大,未排尽的高压油液压力降低;在吸油腰形槽和排油腰形槽过渡区,排油卸荷槽利用阶梯变化通流面积代替原连续变化的通流面积,削弱了卸荷槽几何形状要求。重新设计后的双排油配流结构,以45 mL轴向柱塞泵结构为参考,对配流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双排油轴向柱塞泵仿真模型。以单柱塞腔内压力冲击、输出流量进行分析研究,得外环压力冲击小,与传统配流结构相比较双排油输出口压力脉动变化率变小,并试制双排油轴向柱塞泵...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后壳体机械振动传递路径研究

作者: 权凌霄 刘嵩 焦宗夏 刘建伟 张琦玮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0-07-10 人气:100
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后壳体机械振动传递路径研究
轴向柱塞泵振动产生后,会按照某种规律沿着一定路径向外传递。以斜盘式轴向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机械振动产生机理及传递规律,建立振动传递路径模型;以泵后壳体作为振动传递的最终受体,建立了泵机械振动向后壳体传递的路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确定模型参数,利用MATLAB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机械振动向后壳体传递的规律;基于路径传递率的概念,对振动传递路径系统进行了路径贡献度分析,并辨识出主要传递路径;搭建了轴向柱塞泵振动测试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轴向柱塞泵振动传递路径模型和求解方法较为准确,分析误差小于5%。该研究方法为轴向柱塞泵振动传递、能量耗散规律研究,以及参数灵敏度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及其流量波动性分析

作者: 刘巧燕 闻德生 高俊峰 来源:中国机械工程 日期: 2020-07-10 人气:93
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及其流量波动性分析
为实现一泵多级流量输出且不用减压阀实现一泵多压,设计了双定子力平衡轴向柱塞泵。介绍了其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推导出该泵在不同工况下的理论排量、理论瞬时流量及合流量不均系数,分析了不同柱塞数对泵输出特性的影响以及滞后角对输出合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泵能实现两种不同流量的输出;随柱塞的增多,其瞬时流量脉动性递减;当两单泵的柱塞数相同且均为奇数时,输出流量品质最高;合理控制滞后角可有效改善泵的波动性。
  • 共77页/76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