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设计与排量分析
非圆行星齿轮马达具有容积效率高、密封性良好、传递扭矩大等优势,可应用于井下机械和食品机械等领域。根据几何关系推导圆弧-圆弧型(双圆弧型)节曲线参数所需满足的弧长条件、传动条件与约束条件,建立并求解内齿圈与太阳轮节曲线非线性规划模型。在分析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进排液规律的基础上,确定不同太阳轮旋转角度下各容腔进排液的周期变化规律。通过面积拟合法与图解法求解马达最大与最小容腔面积,确定马达理论排量。非圆行星齿轮马达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试验法与理论计算法确定的马达实际流量随转速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仅为9.57%,验证了双圆弧型节曲线马达理论排量模型的正确性,可为进一步探索非圆行星齿轮马达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一种便携式血栓治疗仪的设计与应用
病人进行手术后由于伤口损伤的凝血反应,以及缺乏运动,血流缓慢,容易诱发血栓性疾病。当前通常采用药物防治和物理方法如弹力绷带包扎、穿静脉曲张袜和气压治疗仪辅助的方法。在使用气压治疗仪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方便的情况,如病房必须拥有气源、仪器需要220 V供电、病人不能够自由移动、气囊(套筒)体积大及消毒问题等。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电池供电,由电动马达提供挤压动力的血栓防护治疗仪的设计方法和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柔性基础上马达周期振动的主动隔离
本文利用子结构导纳法建立了柔性基础多支承多扰源主动隔振系统模型,对系统中振动功率流的传递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前馈控制策略可用效地隔离柔性基础上马达的周期性扰动,明显降低系统因有频率处的振动能量传输。
摆缸式径向柱塞马达的结构分析
对摆缸式径向柱塞这进行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阐述了该马达的特点及设计准则。
五星单作用活塞缸偏置式径向柱塞马达的设计
五星单作用活塞缸偏置式径向柱塞马达,主壳体(18)装上有五个均匀分布的柱塞缸筒,各柱塞缸筒的轴线距曲轴(15)的中心线有一偏移量(H),主壳体(18)上的每个柱塞缸筒内分别装有柱塞,每个柱塞的一端为球头结构,在柱塞的球头上安装有滑靴(13),在滑靴(13)上装有两个半圆形组成的挡块(12),通过弹簧卡环(7)及挡块(12)将柱塞(11)与滑靴(13)联接为一体,将柱塞(11)的球头限制在球窝里转动;滑靴(13)的另一端与曲轴(15)的偏心轮外圆接触;由位于滑靴(13)左右两端的挡圈(17、17')将滑靴(13)箍在曲轴(15)的偏心轮外圆表面上,使滑靴(13)可以在曲轴(15)的偏心轮外圆表面滑动.
高频大流量电液伺服阀研制
本文介绍了最近研制成功的GSF—20/GSF—100及GSF—20/GSF—250两级动圈滑阀式高频响大流量电液伺服阀。该伺服阀由动圈力马达驱动,并由自行研制的LVDT—3型位移传感器进行电反馈控制。该伺服阀具有抗污染、颤振电流小、性能隐定、工作可靠等特点。它已成功地应用在20吨电液振动台上。
多连杆升降后桥液压系统改进
介绍了同步分流马达在前摆式机组后桥升降机构中的应用,并与原设计系统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同步分流马达的优点和选用原则。
基于NX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缸体组件的有限元仿真
基于NX软件对轴向柱塞泵和马达的缸体组件建立统一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结构仿真。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摩擦副的接触应力以及零件的变形和应力分布等分析了相关参数对轴向柱塞泵和马达工作状况的影响说明了造成缸体组件故障的主要原因。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讨论表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作为轴向柱塞泵和马达设计和优化的参考依据。
一种煤矿用乳化液齿轮泵(马达)研究
通过对三惰轮复合齿轮泵各种结构参数的流量特性及径向不平衡液压力的分析与对比得出当z1=3Kz2=2K′时三惰轮复合齿轮泵可以作为煤矿乳化液泵使用.
关于1^#高炉炉顶液压系统的改造
炼铁厂1^#高炉在1989年大修中,炉顶采用了液压控制系统,共控制大、小钟油缸等11个及一个马达。为了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该系统采用了双回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压力为11~12.5MPa,最高压力为13.5MPa,公称流量为Q=160(L/min)。经过两年使用后,整个炉顶液压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各液压缸工作性能的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