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固溶对7050铝合金超厚板高向组织的影响

作者: 郑玉林 张荣 李红萍 宋丰轩 陈慧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艺 日期: 2024-09-06 人气:25
固溶对7050铝合金超厚板高向组织的影响
7050铝合金厚板是飞机的主体结构材料,其高向性能大的差异是材料应用的技术瓶颈.为寻求减小材料高向性能差异的技术途径,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常温拉伸实验,对比研究了单级、双级固溶处理对200 mm厚7050铝合金超厚板高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热轧态板材中,1/4厚层与中心层含有大量粗大S相与Al7Cu2Fe相;单级固溶处理所得的厚板中仍有很多未溶的第二相,时效后抗拉强度在1/4厚层最低,强度沿板材厚度方向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双级固溶处理后大量AlZnMgCu相与S相的溶解使各厚度层的第二相百分数均显著下降,其中1/4厚层的第二相百分数由2.45%下降到0.51%,时效后的抗拉强度达到561 MPa,比单级固溶提高了12.5%;双级固溶处理后板材的中心层抗拉强度最低.双级固溶提高了厚板的整体力学性能,同时高向性能差异减小.

大型设备的声功率级声强测试方法

作者: 李志远 陈慧 陈品 陆益民 来源:振动.测试与诊断 日期: 2024-08-06 人气:3818
大型设备的声功率级声强测试方法
大型机电设备的声功率级在典型工况下的测试是噪声测试的难点,为此以声强法测试技术为手段,研究了大型风力发电机在生产环境中的噪声声功率级测试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研究了离散点声强测试和扫描声强测试两种基本方法以及子面分离测试的理论基础。在对设备的声辐射表面采用两种基本方法进行整体测试的同时,比较了将设备噪声辐射面划分为若干个子面的分离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对于大型机电设备采用离散点法和扫描法都能满足工程测试精度的要求,采用子面分离测试同样能达到整体测试的结果。同时,利用子面声强测试的结果还可以对多声源设备中的各组合声源进行声功率级排序,确定多声源设备的主要噪声源。

基于ARM电磁流量计的开发

作者: 陈慧 来源:装备制造技术 日期: 2024-04-16 人气:19
把ARM9内核应用在电磁流量仪表中,使得电磁流量仪表在输入信号数字滤波、历史数据保存、输出多种励磁信号的变化、测量信息的特殊处理、测量结果的动态图形显示、人性化的管理和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农业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预防

作者: 陈慧 来源:南方农机 日期: 2023-03-15 人气:200
农业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成因及预防
液压传动系统已在农业机械中广泛应用,若操作使用及保养不当容易出现故障。 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转换和控制的传动。在一个液压系统中,液压油除了作为工作介质外,还同时起着润滑、防锈、防腐蚀和冲洗、冷却等功能,其性能的稳定与否,对整个液压系统的稳定运行有直接的关系。

基于轴锥镜大景深成像系统的研究

作者: 翟中生 陈慧 赵斌 来源:半导体光电 日期: 2023-02-16 人气:5
基于轴锥镜大景深成像系统的研究
增大光学系统的景深已成为一项有意义的研究主题。根据轴锥镜的线焦特性,阐述了基于轴锥镜的大景深成像系统的基本原理。简单讨论了点光源在透镜前不同位置时系统点扩散函数的形式,并分析出其形状随点光源距透镜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利用无衍射光束的形成条件,推导出系统景深的计算公式。对于由半径为15mm,锥角为0.01rad的轴锥镜和焦距为125mm的透镜组成的成像系统,其焦深可达336mm。实验结果表明用轴锥镜能增大光学系统的景深。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作者: 李一染 朱卿 陈慧 来源:上海汽车 日期: 2022-05-23 人气:5
主动前轮转向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在介绍两种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车辆动力学控制的角度,详细总结和分析了各种用于主动前轮转向的控制方法,包括横摆角速度控制、D^*控制、侧倾稳定性控制和变转向传动比控制等。并指出在未来的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研究中,集成控制将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低尖速比下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试验研究

作者: 姜宜辰 陈慧 卢政也 宗智 王昆 邹丽 来源:可再生能源 日期: 2022-03-29 人气:189
低尖速比下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试验研究
虽然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技术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是世界上的主流风机,但在适应风机大型化、深海化的趋势方面,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因其结构特点表现出一定优势。近年来,对于垂直轴风力机的研究日益增多,将两台相同的垂直轴风力机间隔一定距离置于一起即得到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文章利用风机模拟与实际风场较接近的非定常风,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比了单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和具有不同双转子间距的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在不同风速下同一转子的扭矩、转速与轴功率,证实了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并探讨了风速及两转子间距对风机性能及增益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风速越大、两转子间距越小,双转子垂直轴风力机的增益效果越显著。

基于Pro/E的三维夹具设计

作者: 万宏强 姚敏茹 陈慧 叶进东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1-03-23 人气:134
基于Pro/E的三维夹具设计
研究Pro/E在三维夹具设计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族表创建标准件库,夹具体和非标准件的建模,介绍了夹具装配及应用实例。用Pro/E建立的机床夹具标准件模型库,实现了机床夹具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减少了设计者在机床夹具标准件部分的建模工作,从而可使设计人员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创造性的工作中去,以达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目的。

基于毛细管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

作者: 陈慧 韩东太 王友成 胡修猛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24 人气:217
基于毛细管空调系统的试验研究
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节能减排实验室为背景,对毛细管空调系统进行制冷及除湿实验。监测室内温湿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温湿度分布情况;并且通过实验确定毛细管重力循环空调柜除湿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及其最佳运行工况。结果表明:在人体的高度范围1.6~2.0m之间,室内温度维持在26.5℃左右,对人体非常适宜;供水流量在600~700L/h,供水温度在17.5~18℃时,进出口空气温差增长的速度最快,重力循环空调柜换热经济性最佳;供水流量在500~600L/h,供水温度在15.5~16℃时,出口空气流速增长的速度最快,重力循环空调柜除湿经济性最佳。

毛细管空调与传统空调的空气调节性能的对比试验

作者: 陈慧 韩东太 刘磊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8-19 人气:172
毛细管空调与传统空调的空气调节性能的对比试验
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中心节能减排实验室为背景,对毛细管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进行制冷及除湿性能对比实验。监测室内温湿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在人体主要活动范围内温度平均在25.5-27.3℃,相对湿度在56.8%-65.0%;对比毛细管辐射空调运行时,传统空调温度分布均匀性较差,温度在25.0—26.3℃之间,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升高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各测点的温度分布不均。这种温度分布使得人体有忽冷忽热的感觉,各测点相对湿度波动较明显,但是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相对湿度值相差在5%以内,较毛细管辐射空调供冷相对湿度区间较小。
    共2页/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