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耦式电子液压制动器踏板感觉设计与评价
汽车制动踏板感觉已成为当前整车厂商越来越关注的汽车品质之一。电子液压制动器因其响应快、安全性高、可线控制动等优点,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真空助力器。文章提出一种适合解耦式电子液压制动系统的踏板感觉设计与评价方法,以提高系统开发效率,提升制动踏板感觉。应用实例及车辆试验表明,踏板感觉理论设计能够吻合正常测试,评价方法能够对应主观感受并指导踏板感觉设计。
汽油机停缸节油技术应用与展望
介绍了国内外汽油发动机停缸节油原理、应用难点和应用情况,并对该技术应用于4缸发动机进行了展望。
混动变速器液压系统供油设计与分析
文章从混动专用变速器原理及系统需求出发,设计3种液压油泵供油液压系统方案,分析与计算了不同方案的成本、功耗及流量需求满足情况。结果表明,机械油泵和电子油泵的组合方案在WLTC循环中功耗更低且能更好地满足流量需求,而双机械油泵则在成本上有一定优势。此文方法应用于实际混动变速器项目中,为液压系统方案设计与排量选择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液压减振器阻力特性的非线性模拟及分析
本文综合考虑了影响液压减振器特性的多种因素,提出了数值模拟其阻力特性的物理模型及非线性计算方法,从理论上揭示了其减振机理,分析讨论了油液温度、激励对其减振特性的影响。
新型横流式缸盖冷却水套的设计与优化
发动机气缸盖(简称"缸盖")的水套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冷却液在缸盖内的流动速度、热交换效率和压力降的大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缸盖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工作稳定性。文章重点研究一种新型横流式缸盖冷却水套的设计,并通过CFD计算分析对水套的结构及冷却性能进行优化与改进。
一种基于体积计算的双离合变速器蓄能器控制方法的介绍
文章建立了某双离合变速器蓄能器内油液体积的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油液体积的蓄能器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以压力为依据的控制方法,基于体积的蓄能控制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油液及环境温度对蓄能器充油体积的影响,更具直接性与准确性,同时更好地保证了蓄能器与变速器的有效工作,提升了驾驶品质与安全性。
乘用车离合操纵系统随动性能研究应用
从理论角度,阐述了离合液压助力操纵系统回位时的随动过程,分析了随动性能的部分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液压管路最小内径、中心弹簧回位助力特性对踏板回弹力有显著影响。针对ZP11 EU右驾车型开发时,离合操纵系统出现的故障案例,利用操纵系统特性数据研究优化,提高踏板回弹力来改善离合操纵系统回位时的随动性能。
包含液压衬套和整车系统动力学仿真建模及方法研究
文章针对液压衬套动态特性展开研究,基于衬套零件结构参数与动刚度、阻尼角的关系,利用AMESim平台搭建了零件的物理模型,通过零件的台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Adams平台搭建整车动力学模型并编写相关集成模块进行数据端口连接,实现零件和整车模型间的数据实时交互,并设计整车试验对文章建立的混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搭建的液压衬套零件模型可以有效地表征零件的动态特性,整车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一致性较好。文章的建模和分析方法可以为液压衬套前期正向开发以及实车调试提供设计指导。
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用液压阀体的清洁度控制
液压阀体是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混合动力电驱变速器开发过程中的难点之一。阀体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是保证液压系统及电驱变速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特性。文章结合某款车用电驱变速器的液压阀体的开发过程,分析零件清洁度的控制方法,为自主开发液压阀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离合器液压操控性能提升研究
以某轻型商用车为例,分析离合器液压操纵总成的组成及各部件性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提高液压比、改进离合器液压操纵油管材料牌号及规格,达到提升离合器操控性能、解决离合器换档困难的目的,并最终以台架测量、整车测量及主观评价的方式验证方案的改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