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析前自动化到全实验室自动化进展和问题
1 分析前自动化的进展和意义
有关学者在90年代中期已指出:在自动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全面质量保证(TQA)在大多实验室尚未提到日程,质量控制(QC)主要停留在分析阶段,而对分析前和分析后的质量管理没有引起应有重视,并受物质条件限制使高性能、高速度自动化仪器实际上达不到它应有的效率。特别是分析前阶段的大量手工操作是实验室周转时间的限速环节,有人统计人工样品处理所用时间占周转时间70%以上[1],是实验误差差错的主要潜在源(约占误差总数的50-90%)[2],其后果是降低了效率,降低了质量,造成了浪费,提高了成本。分析前自动化提供了多项防止误差产生的措施。我们可从表一所列分析中看到分析前自动化的意义。
可见,从病人鉴别编号→原始血管→离心血管和离心后血清管→血清分布到各样品管(杯)→到各分析站→各项分析结果→汇编报告单等,误差产生的环节多,影响因素多,误差来源多。进入仪器前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光照)如调控不好而可引起代谢作用、失活、凝固、沉淀、蒸发、浓缩等,而减少或降低这类误差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尽可能缩短每个环节的时间,如表中Δ所示。
一个样品顺序搞错→随后全部样品混乱;一个样品在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条件没掌握好,这批样品的全部化验结果可靠性受影响。后果是对病人、对医生、对实验室都是损失。
手工操作,特别在标本批量大的实验室人多手杂的时候,差错、误差产生机率提高,五个环节由不同人、在不同场地交叉分工进行误差产生机率更要大幅增高。
但是,误差产生机率高并不等于这些误差必然产生,如果技术人员明白误差来源,并对各个环节严格掌握,采取相应的防止误差的措施,那么同样可以防止或减少误差。例如,某单位在TQA实施过程中发现,一个医院几个采血点,用的都不是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血管和针头需要先消毒灭活。溶血标本却常常来自某一个采血点,经现场调查发现此处工作流程安排中,采血针管消毒后尚未完全干燥立即用于采血所致。
从表中不难看出,防止误差的措施除少数属必备的物质条件外,大部分只要人去把握控制是可以做到的。技术人员和有关厂家针对这些问题,也设计和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和技术。例如,①条形码鉴别系统,②一次性真空采血管,③采血管即离心管,④试管架直接进离心机离心,⑤离心后血清/血球间有隔离胶分隔,⑥原始血管直接作为样品管上机,⑦取样探针处有液面水平传感器,⑧一份标本需在几个工作站分析时,标本分布采取机械手技术进行标本分布,⑨密封样品杯穿刺采样,⑩低温标本保存区与取样后加样前复温,另有标本传送带的采用加快了标本到达实验室的速度,并有温控和避光保证等等,已大大提高了分析前质控和速度,并为分析前自动化装置的商品化做了多年先期铺垫工作,我们可以称之为“分立的”分析前处理单元。
相关文章
- 2023-05-28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
- 2023-04-12全电子包装秤故障原因分析及策略
- 2023-03-22SolidWorks在管路补偿接头系列化设计中的应用
- 2021-12-20DSP和FPGA在大尺寸激光数控加工系统中的运用
- 2023-04-04基于NX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器构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