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生产要求的《液压与气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随着经济形势的飞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最为有效的途径就是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的素质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企业只有加强员工的培训,加强知识技能更新才能跟上新技术的发展,只有通过培训员工整体水平才能不断提高。而企业培训能否有效实施,归根结底依赖于培训教学。成功的培训教学对提高培训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企业员工的培训教学,无外乎有两种,尽管这两种方式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培训效果均不是最佳。一种是依靠企业内部自行进行培训的教学,缺点体现为知识深度不足,不能形成系统的、规范的知识体系;另一种是把企业员工送到相应的大专院校进行培训,但培训教学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差。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对实训教学进行改革来完成培训逐渐成为现代化企业培训的最佳选择。基于实际生产需要,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于2009年与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培训基地设置于本校,主要承担可靠性技术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在理论上、实践上为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其岗位综合技能水平。在本校与固特异的校企合作员工培训过程中,对该企业可靠性技术员进行了多期班(现已完成十二期,20人/期)的培训,笔者主要负责液压与气动培训部分,在此培训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采取了校企结合的新型培训方式,针对企业生产实际对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培训效果。
一、参与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改革的人员选择
在液压与气动培训教学改革过程中,采用企业培训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专职培训教师的共同合作研究,学校教师最终实施教学的方法。企业培训人员根据学员岗位职能和实际生产要求提供所培训人员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关岗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师、技术员等)从专业角度提供本岗位所需进行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而培训教师则负责将教学目标与培训内容联系在一起,根据液压与气动教学的教学规律和学科特点将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企业生产需求。整个教学改革过程要求所有人员全员参与,加强沟通合作,在培训工作的平稳推进下对教学持续改进。
二、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参加培训的可靠性技术员来源于企业,大部分具有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凭,针对这种学员的文化基础,培训内容要结合培训对象实际和企业要求加以改革。基于培训的具体实际情况,培训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进行了改革。
相关文章
- 2018-12-25从全液压式二板注塑机看机电液一体化
- 2019-06-26液压爬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 2018-12-19电液伺服控制系统的故障保护模块
- 2019-03-06一种新型数字伺服液压缸的设计与建模
- 2018-11-26泵/马达试验台转矩转速传感器安装方法分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