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浅析血液流变分析仪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根据血液黏度的各种变化来诊断疾病,流变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最主要用途。血液流变学是根据血液黏度的变化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改变程度, 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分析, 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液黏度的测量是血液流变学检测的重要指标, 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检测的血液黏度是血液最基本的流变特性, 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核心, 也是反映血液 “浓、黏、聚、凝 ”的一项重要指标。血液黏度的高与低能反映血液循环的优与劣, 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 是血液流变学的基本参数。测定血液黏度, 研究血液黏度的特点, 并掌握血液黏度的变化规律, 对于了解血液的流动性质和凝固性质, 尤其是对于揭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 具有重要意义。血液黏度测定包括全血黏度(ηb ) 和血浆黏度(ηp ) 测定。准确的血液黏度实测指标对于疾病的正确诊断十分重要。

  血液流变分析仪是临床血液黏度检测的工具, 目前国内分析仪, 总的归纳起来有三种: 即锥- 板式旋转黏度仪、毛细管式黏度仪( 电子- 压力传感式黏度仪) 、水银毛细管式黏度仪。经过对不同仪器的临床使用效果进行比较, 发现黏度仪的测量原理不同, 对同一样本的血液黏度实测指标也是具有影响的。下面就检测原理和性能作一简单介绍。

  1. 锥- 板式旋转黏度仪: 上世纪 80 年代末, 国内生产的旋转式黏度仪多为锥- 板式旋转黏度仪。锥- 板式旋转黏度仪亦称圆锥- 平板式旋转黏度仪, 主要部件为一大顶角的圆锥体和平板, 锥板黏度计只要求锥与板有相对运动, 若下面的板旋转称为下旋转式, 若上面的锥旋转,则称为上旋转式。

  锥- 板式旋转黏度仪有较宽的剪切率范围, 符合国际ICSH 要求, 而且能提供不同的剪切率。在被测液所充满的间隙中, 各部分的剪切率基本一致。血液标本处于接近于恒定剪切率或恒定剪切应力作用下的单纯定长流动, 各流层上的剪切率是相等和均匀的, 可以自由地选择剪切率,测出在不同剪切率下相应的表观黏度值, 这样就可以作出血样黏度随剪切率变化的曲线, 故锥- 板式黏度仪是测定非牛顿流体比较理想的设备。锥- 板式黏度仪, 是水银毛细管式黏度仪更新换代的产品, 与水银毛细管式黏度仪相比, 有一定进步。锥- 板式黏度仪的问世, 为我国血液流变学检测水平的提高, 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电子- 压力传感式黏度仪: 是新一代可以自由选择确切的剪切率和可以测量在不同剪切率下黏度值的新型黏度仪。电子- 压力传感式黏度仪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 检测出在定义上更为明确的力学量———非牛顿流体表观黏度函数; 根据非牛顿流体的本构方程和流体平衡方程, 使用了一套特定的、分别适用于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表观黏度函数的微积分公式, 处理所测得的数据, 并结合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迅猛发展的电子技术, 根据ICSH 所规定的“恒定剪切应力的测定方式”, 设计出了一个一阶动力系统, 使样品经历流速缓慢变化的流动, 通过对系统压力(及流速)随时间变化的监测所得数据, 按理论公式来求得不同的剪切率下样品的表观黏度, 从而对全血进行直接、快速、准确地自动测量, 而且还使用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低剪切力来测定低黏度流体(如血浆)等。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