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动式海水液压溢流阀的稳定性能分析
基于一种直动式海水液压溢流阀的结构以及数学模型展开了相关的数值分析.首先,采用现代控制方法获得该阀的状态方程,并结合经典工程控制理论获得溢流阀的传递函数模型;其次,采用Routh稳定性判据对阀的稳定性做出了判定,并做了相对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该阀的动态特性曲线以及上升时间等动态特性参数,同时对阀在脉动流量输入条件下的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海水溢流阀稳定性能满足要求,且有比较强的环境适应性.
直动式海水液压溢流阀的设计与仿真
针对海水液压介质的特点,对直动式海水液压溢流阀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设计了一种直动式水压溢流阀.该阀的额定压力为14 MPa,额定流量为25 L/min.通过采用平板式阀口、增设阻尼器、阻尼杆与阀芯接触处设置球面结构,在阀芯柱面上开直槽以及合适的选材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气蚀、振动和调压精度等问题的措施,建立了该阀的数学模型,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得到阀的主要结构参数即介质、运动质量、阻尼以及管路容积对阀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阀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一种潮流能直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低转速柱塞泵
针对潮流能直驱式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中,海水液压泵与水轮机转速不配比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转速、高容积效率的动外壳式多作用径向柱塞泵方案。该泵由动外壳、缸体、配流阀、柱塞组件、液体弹簧、管道轴和调压装置等组成。工作时,潮流能水轮机直接驱动外壳,多排错位轴对称的柱塞组件在液体弹簧的作用下紧贴外壳内壁,沿内壁多作用曲线相对缸体孔做往复运动,通过配流阀完成吸压海水。该泵利用单转多次作用方式,增加柱塞运动频率与速度,补偿低转速下因高压差产生的泄漏;利用动外壳式代替动缸体式或动斜盘式,将泵直接置于水轮机内,简化了系统结构;采用分组轴对称布置柱塞,消除了径向不平衡力;采用液体弹簧复位,使得复位迅速,安全可靠。仿真结果表明:该泵排量为202.9 mL/r,额定转速为50 r/min,额定压力为8 MPa;在额定工况下,当柱塞副单边间隙...
低流阻双向密封海水液压电磁截止阀设计
针对潜水器海水液压浮力调节特殊工况需求,提出了满足双向密封要求的电磁截止阀总体结构。围绕双向电磁截止阀低流阻特性和高密封性能设计要求,分析了阀口开度对截止阀流阻的影响,阀座微倒角和密封力对截止阀密封比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流阻和密封性能的综合性能设计方法,获得了阀口开度的优选区间。研制了海水液压电磁截止阀样机,测试了流阻特性、密封性能和吸入效率。结果表明:样机在额定流量3 L/min时流阻小于640 Pa,在1 MPa下实现双向零泄漏,吸入效率超过98.7%。
海水液压调速阀的数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介绍一种能直接以海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液压调速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该阀的动静态性能进行仿真,在此基础上时阀芯顶角、弹簧刚度以及容腔等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阀的性能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比较符合,满足了设计指标要求。
高压海水液压系统密封技术研究
针对深海勘探装备中的高压海水液压系统密封设计缺乏成熟的设计准则和方法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高压海水液压系统管道和接头的选择提供了可行方案。当密封压力为60MPa时组合垫圈只适用于直径小于20mm的密封而O形橡胶圈既可用于小直径的密封还可以用于大直径(不小于250mm)的密封。
海水液压钢缆切割器的研制
介绍了一种海水液压钢缆切割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措施。对海水液压钢缆切割器样机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样机的性能指标满足规定的要求。
海水液压驱动的水下作业工具系统
论文介绍了海水液压作业工具系统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问题及样机和试验结果。该系统同电动、气动或油压工具相比,具有诸多独特的优势,在海洋开发、船舶工程等领域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海水液压泵组振动特性的理论分析
根据海水液压泵组结构建立了简化的有阻尼两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得出了泵组单位作用力位移响应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以单位激振力作用下的泵组振动烈度为目标函数运用最优化理论对泵组结构进行了参数优化为泵组结构参数的减振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海水液压技术在潜水器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海水液压技术是当今国际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的前沿课题,其直接以海水作为介质,在海洋环境条件下具有独特的使用优势,因而在海洋工程(特别是潜水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对国内外关于载人潜水器、遥控无人潜水器、深潜救生艇以及常压潜水装具上的海水液压技术应用实例进行了概述,并开展了总结和分析。最后还对潜水器中海水液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