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型船用大功率液控离合器传动系统联合仿真研究
进行了有关船用大功率液压驱动齿式离合器运动学及接触动力学的Adams和AMESim联合仿真流程研究,并进行了联合仿真交互操作界面开发,在给定参数下,能够输出可视化的计算结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齿式离合器轴向接合过程的动态特性与冲击载荷受到主动端扭转刚度与轮齿端面结构的影响;减压阀最大开口压力为2.5 MPa,该压力下的最大推力为1.884×105 N;在内外圈发生碰撞时,油压会急速上升,如果减压阀的流量不足,则进油油路会泄漏。经过多次联合仿真发现,进口压力在0.008~0.01 MPa就能实现在4 s左右完成离合器的接合脱开过程。
基于PSD的微小位移测量系统的设计
介绍了一种基于DSP+PSD体系结构的微小位移测量的系统。详细叙述了该检测系统的测量的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采样,硬件电路的实现,信号接收控制模块,软件设计和具体实现的流程框图。此系统可开发成便携式微小位移测量模块,具有体积小,能耗低,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户外作业和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实时检测及校准。
阵列浮子式波浪能液压叠加发电系统设计及研究
针对现有波浪能发电模式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可用于多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液压发电系统.在波能捕获部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各浮子可实现双向行程做功,不同浮子双向运动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后可实现能量叠加,蓄能器稳压效果明显,液压马达在三种不同工况下输出转速及转矩均保持稳定,验证了该系统用于多浮子波浪能发电装置的可行性.
可控中高软压光控制策略分析
可控中高软压光具有纸面整饰作用,可大幅提高纸张平滑度、光泽度。重点介绍可控中高软压光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液压系统组成。研究其控制策略并应用ESC700系统实现其控制过程。
一种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的模糊迭代控制策略
控制电液伺服系统对期望位置进行准确的追踪,有利于提高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对此,提出了采用模糊迭代控制策略的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电液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模型,得出液压伺服阀的动力学方程,计算液压缸中不同腔室内的压差值,求得活塞的动力学模型,获取液压缸对负载施加压力的动力学模型。利用T-S模型,采用If-Then规则,在模糊集合的基础上求得控制量方程。以位置误差为依据,构造参数因子的迭代控制率,以完成模糊迭代控制策略的设计。采用所提模糊迭代控制策略和干扰观测控制策略对阶跃和三角形期望位置进行追踪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对阶跃和三角形期望位置进行追踪时,所提方法比干扰观测控制策略在x方向上的最大追踪超调值分别减小了35.06%和39.45%,在y方向上的最大追踪超调值分别减小了32.55%和11.68%。所提方法具备较...
CHN60/UIC60钢轨廓型下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对比分析
为了研究不同轮轨廓型匹配时高速列车车轮踏面磨耗情况,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UM建立某高速列车单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利用轮轨滚动接触理论和车轮磨耗预测模型,对比分析列车CHN60和UIC60钢轨廓型与LMA车轮廓型匹配时车轮踏面磨耗规律。研究表明:在运营里程低于26.5万km时,LMA/CHN60和LMA/UIC60车轮踏面磨耗相差不大,在运营里程超过26.5万km以后,LMA/UIC60磨耗显著增大;相比LMA/CHN60,车轮踏面磨耗对LMA/UIC60轮轨接触点的分布状态影响更大,前者的轮轨接触状态要优于后者;在车辆运营里程低于13.5万km时,LMA/CHN60和LMA/UIC60的车轮磨耗功最大值相差不大,在车辆运营里程超过13.5万km后,LMA/UIC60轮轨匹配下的车轮磨耗功最大值逐渐大于LMA/CHN60轮轨匹配;2种轮轨廓型在运行中的车轮磨耗功率最大值都逐渐减小,但LMA/UIC60轮轨匹配下的磨耗功率最大...
新型印刷滚筒结构设计与挠曲变形分析
目的提出一种印刷滚筒的新型结构设计方法,并对其进行挠曲变形分析。方法从印刷滚筒结构设计层面出发,研究常规印刷滚筒挠曲变形规律,提出变刚度印刷滚筒结构设计方法,对比分析常规印刷滚筒与变刚度印刷滚筒的挠曲变形和质量变化。结果1.85m和1.05m的常规印刷滚筒最大挠曲变形值分别为0.052mm和0.0181mm,考虑重力之后的挠曲变形增幅分别为49.4%和52.5%,1.85m和1.05m的变刚度印刷滚筒相比常规印刷滚筒挠曲变形降幅分别为23%和21%,质量降幅为16.3%和9.9%。结论变刚度印刷滚筒避免了常规印刷滚筒铸造缺陷对印刷性能的限制,在明显降低挠曲变形的同时,滚筒质量也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负压钻进水平钻孔浓相气力输送特性的研究
叙述了气体输送特性参数的理论分析,根据一些基本原理导出输送特性参数的计算公式。为了给输送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提供基础,通过试验分别研究了影响输送特性的因素,再根据试验数据,考察了输送压力、管径、钻杆角度和输送距离对输送特性的影响。研究与计算表明:输送能力与输送压力之间是近线性关系;较小的角度变化范围下,随着角度的增大,固体颗粒速度减小;发现固气比越大,滑移速度越小;最后通过试验得出:只需要在较小的输送压力下以较低的速度输送煤屑就可以实现高固气比输送,这样不仅能减少系统所需要的动力,而且煤屑输送速度的降低也可以减少对输送管道的磨损。该研究成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导弹电液伺服机构半实物仿真研究
由于导弹电液伺服机构具有小阻尼、时变性等特点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致使无法得到精确的数学模型。为了保证实际设计过程中控制算法的有效性采用模糊滑模控制算法。利用Simulink和RTW工具箱直接在物理硬件上建立实时数字仿真模型方便快速得到试验结果。实现了对伺服机构的快速半实物仿真并快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提高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效率。
基于LabVIEW的液压实验台CAT系统研究
采用虚拟仪器技术,以LabVIEW为软件平台,设计了一套液压实验台CAT系统。硬件部分采用了Cygnal C8051F系列单片机系统,通过计算机RS232串口与下位机进行通讯,完成数据的采集。软件部分基于LabVIEW平台,完成了数据的处理、显示、删除和存储等功能,并能将实验数据以曲线形式显示出来,以文件形式存储,还可生成实验报告进行打印,真正实现了液压实验台的计算机辅助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