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仪表标准体系的研究
标准体系是在一定范畴内为了确定的目的而制订的或准备制订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标准的集合。其作用是指导和预测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标准体系的建立和调整无疑要反映出技术的进步,反映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家管理的要求,同时也会对相关标准体系的变化作出反映。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体系才会有利于标准化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有利于标准化工作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仪表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工作,目前已建有一个体系,本课题旨在通过对该体系的分析,通过对该体系生成的环境的分析及目前国家经济环境的分析.找出标准体系应继续坚持的好的一面以及应予以调整的不适应的一面.并提出今后体系调整的思路。
一、仪器仪表标准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仪器仪表标准体系基本上是从“六五“期间开始建立的,八十年代初,针对当时仪表行业标准少、水平低、不能满足生产和管理要.求的情况,在当时经济体制的背影下,提出了每个系列产品应制订相应产品标准的要求.标准体系的结构基本上是一机一标的模式。八十年代中期.对标准体系进行了一次调整,并在调整前做了一定的前期理论研究工作,在这次调整中提出了标准体系的定义和作用。提出了仪器仪表行业的产品特点,即:产品多、更新快、技术密集度高,同时提出了体系调整的四条原则.即:一要有利于标准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二要有利于用有限的劳动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三要有利于与外部体系的相观性;四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搞活标准化工作按照上述的原则并针对仪表产品的特点,提出了建立一个以基础通用标准为主体,标准的适用范围较广,每个标准所含学科相对单一,标准间联系性较强的一机多标、一标多机的模块化积木式标准体系。按照这种体系模式结合部里当时提出的与国际标准相协调,与国际标准水平相当,符合机械工业改革要求,数量满足需要的要求,形成了调整后的仪器仪表标准体系表,经过十多年的工作,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仪器仪表标准体系。
在目前的体系中已完成标准2100项,其中基础通用标准、方法标准及基础元器件材料标准占一半,产品标准占一半,大多数标准在制订中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际、国外标准,目前IEC、150已发布的标准70%已转化为我国标准。应该肯定地说,现有的标准体系是一个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对前一阶段的国民经济的建设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二、体系调整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 2023-12-20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并联机器人机构运动仿真
- 2024-07-15水下目标的声纳回波数据仿真
- 2024-07-18提高遥感相机电子学成像质量方法
- 2023-01-19基于RFID远程识别技术的涉密资产进出管理系统研究
- 2024-10-31秤量准确度的调整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