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连续吸附制冷循环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符 号
Bi—吸附床层毕渥数
Bisf—吸附器壁对于导热流体传热而言的毕渥数
Cpf—导热流体比热,kJ/kg•K
D—吸附床直径,m
Drs—吸附器壁面相对热扩散系数
hf—导热流体传热系数,W/m2•s
KA—吸附床层和导热流体相对导热系数
m—单位重力吸附剂的吸附量,kg/kg
Ps—吸附质饱和压力,mmHg
r*—无因次径向坐标
Sb—吸附床层横截面积,m2
SW—吸附器壁面横截面积,m2
t*—无因次时间
Tin—吸附床进口温度,℃、K
uf—导热流体的流速,m/s
x*—无因次轴向坐标
Bisw—吸附器壁对于吸附剂接触传热而言的毕渥数
Ceff—吸附床层有效比热,kJ/kg•K
Cps—吸附器壁面金属比热,kJ/kg•K
Drb—吸附床层相对热扩散系数
Ga—吸附器中吸附剂的充装量,kg
hw—吸附器壁面和吸附剂接触传热系数,W/m2•s
L—吸附器壁有效长度,m
Pe—导热流体的佩克来特准数
r—吸附床径向坐标,m
R—气体常数
Sf—导热流体横截面积,m2
t—时间,s、h
Tf—导热流体温度,℃、K
T0—外界环境温度,℃、K
x—吸附床层轴向坐标,m
αeff—吸附床层有效热扩散系数,W/s
αs—吸附器壁面热扩散系数,W/s
Ψ—吸附器壁面无因次温度
λb—吸附床层导热系数,W/m•K
λw—吸附器金属壁面导热系数,W/m•K
ρf—导热流体密度,kg/m3
αf—导热流体热扩散系数,W/s
Θ—导热流体无因次温度
Φ—吸附床层无因次温度
λf—导热流体导热系数,W/m•K
ρb—床层-吸附剂密度,kg/m3
ρs—吸附器壁面金属密度,kg/m3
1 引言
随着不可再生性能源的短缺及环境污染,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既节能又环保的各种技术日益关注[1~6]。吸附式制冷(供热)系统就是其中一种既节能(电能) 又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自从Faraday于1848年提出吸附制冷工作原理以来,人们已对于单床间歇制冷系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双床或多床连 续制冷系统的详细实验和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对双床连续吸附制冷系统中双床再生和吸附的切换,床层整体传热传质的强化等问题研究较少,而这些问题是实现 吸附式连续制冷的关键。本文通过实验和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为连续吸附制冷机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及实验依据。
相关文章
- 2019-01-11基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分区水箱运行特性研究
- 2018-10-22多层滑动极板式电流变阻尼器的动力学建模
- 2019-03-19土工格栅与土相互作用的有限元分析
- 2019-07-02内循环式漂珠分选机内空气动力流场的数学模型
- 2018-09-28基于SolidWorks的防尘圈注射模参数化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