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零件的拆胶与胶合
在光学仪器_特别是野外使用的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等)的修理工作中,光学胶合零件的脱胶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光学胶合零件发生脱胶以后,轻者影响测量成果精度,而重者则会影响成像质量,甚至完全无像,使仪器根本无法使用。因此,凡发生脱胶的光学零件,修理工作者必须进行拆胶、清洗和胶合等一系列的工作,才能把仪器修复,重新投入使用。下面将介绍的是我们在修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交流,促进修理工作的开展。
一、对胶合工作室的一般要求
1. 胶合工作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2一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一80%,空气中不允许有酸性气体;
2. 工作室的环境、设备应保持高度清洁,尤忌浮动尘土;
3. 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工作时穿戴洁净的工作服、工作鞋和工作帽。
二、拆胶
在修理工作中,遇到了脱胶的光学零件,首先要进行拆胶,下边介绍几种拆胶的方法。
1. 高温拆胶:将需要拆胶的零件放在垫有干燥、清洁卷烟纸的电热板上加热,到胶层软化(或胶层变色,或发出轻响)为止,用摄子将零件从电热板上取下,用干擦布(即脱脂布)包住,并相互位移,即可拆开。此后,要缓慢冷却至室温方可进朽清洗。
2. 敲击拆胶:不能用高温拆胶的光学胶合零件(如胶合棱镜),可用敲击的方法拆胶。用表面光滑、大小适宜的硬质木锤,沿着与胶层平行的方向,朝棱镜侧面(即毛面、非工作面)敲击,使零件相互位移而拆开。敲击时,应根据零件大小,适当用力,且注意不要敲在棱上或擦伤表面。
3. 低温拆胶:将被拆胶的零件放入
垫有清洁、干燥棉花的拆胶箱内(拆胶箱必须有密封盖及插温度计的小孔),逐渐一降温到一100“一一160℃,保温10分钟,发现胶层出现光圈时取出,用小木锤轻轻一击,即可分开。比较大的零件,初温不低于一40℃,一般零件直径在10一15mm的,将零件温度降低到一70℃一一80℃,保温10分钟后即可拆开。
4. 刀片拆胶:将单面刀片放在被拆胶零件的胶合缝上,用木锤轻轻敲击刀片,就可拆开。
5. 甘油拆胶:高温拆胶不能奏效的零件,一般是尺寸较大,或者比较厚的零件,因温度不易传至胶层,故采用一般方法不易拆开。在这种情况下,则采用甘油拆胶。具体方法是,将被抓胶的零件放在垫有清洁的棉花或纱布的煮锅(普通铝锅即可)内,然后将清洁的、经过滤后的甘油倒入锅内,甘油用量必须淹没零件。将温度计插入锅内,盖上锅盖,置于电炉上加温到230~240℃,保持20分钟,然后再降温到40℃左右,从甘油中取出零件,用手轻轻拉开零件,放入绒一盘里,用50一60℃的温水清洗零件,除去甘油和残胶后,再进行清擦。
相关文章
- 2023-02-02一种条纹变像管静态电子光学聚焦特性数值模拟
- 2024-07-31MEMS仿生矢量水听器优化设计
- 2022-06-09基于CXA1191和SHT11的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
- 2022-05-11基于MC9S12DP256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硬件研制
- 2024-08-05通用内孔键槽对称度测量装置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