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砂轮磨损量自动测量与补偿装置设计
0 引 言
磨床在磨削过程中,砂轮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磨损。砂轮磨损后,不但会影响加工精度,也会恶化加工条件。为了保证加工精度,研究者需要及时地对砂轮的磨损量进行检测和补偿。但由于砂轮的磨损量小,磨损不均匀,受砂轮表面磨粒的非均匀分布及堵塞的影响,砂轮磨损量的高精度测量困难重重。常用的砂轮磨损量检测方法有滚动复印法、触针法、光截法、光反射法、光电自动测量法、电镜观察法、激光功率谱测量法、计算机像处理法等[1-7]。滚动复印法测量效率低,需要人工操作分析,不能用于自动测量;光截法主要用于观察磨粒形状及其变动情况,电镜观察法便于对磨削磨损部位、形式及其机理进行微观研究,光反射法主要用于磨损面积率测量,以上3种方法均用于砂轮磨损特征研究,使用条件要求高,不适合加工现场;激光功率谱法可以用于在线检测砂轮工作表面的磨料棱面磨损宽度、磨耗面积及磨粒切刃数,声检测法主要用于砂轮磨钝判断,均不能检测出砂轮径向或轴向磨损量;光电自动测量法可以用于实现对砂轮工作面后磨粒的跟踪检测,但装置费用高;而且由于立式磨削过程中砂轮工作表面与工件表面完全接触,以上方法均不适用。触针法可以用于直接测量砂轮的磨损量,作为一种经济性好、测量精度高的测量方法可应用于磨削现场,但由于触针直接与砂轮接触,磨损快,影响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寿命。
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结合立式圆筒砂轮磨削的研究,基于在位测量原理设计一种精确测量立式圆筒砂轮磨损量装置,采用激光传感器实现非接触式测量。
1 圆筒砂轮磨损量的检测原理
立式磨床在使用圆筒砂轮端面磨削大平面时,为避免磨削烧伤,研究者常选用硬度较低的砂轮[8],因而圆筒砂轮的磨损较快。圆筒砂轮的轴向磨损是造成磨削加工误差的主要因素,故需对砂轮轴向磨损量及时进行测量并进行相应的补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时,砂轮磨损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圆筒砂轮磨削平面过程中,砂轮的轴向(Z 向)磨损会导致工件在Z向的加工误差,砂轮的轴向磨损量Δ最终复印到工件上。研究者通过测量装置精确测出工件Z向的加工误差,就可以为砂轮磨损补偿提供数据。
工件测量常用的测量方式有离线测量、在位测量和在线测量;离线检测效率低,存在由定位基准变化所带来的误差;由于受磨削过程中磨削热、切削液和磨屑的影响,实现砂轮磨损量的实时在线测量非常困难;而在位测量可免除离线测量时由于定位基准所带来的误差,效率相对较高,不受工件尺寸影响,其结果更接近于实际加工情况。基于以上分析,针对平面磨削(端面磨)的特点,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在位测量原理[9-11]的砂轮磨损量测量方法,即通过检测已加工表面在圆筒砂轮轴向(Z向)上的尺寸变动量,间接实现砂轮磨损量的测量,为砂轮磨损补偿提供数据。同时如果 Z 向的尺寸变动量超出了加工误差允许的范围,则研究者在完成砂轮磨损补偿后需对工件进行补偿加工,直至加工误差满足要求。
相关文章
- 2023-12-28航天发射场数字化环境平台建设研究
- 2023-01-12基于智能模糊控制的嵌入式称重系统的研究
- 2024-08-21基于CAD模型的NURBS形状公差评定
- 2022-08-15HIVERT高压变频器在皮带机上的应用
- 2022-05-25步进式加热炉生产过程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