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仿真技术在小型空气冷凝器设计中的应用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0 引言

  冷凝器是空调器的换热器之一,其通过与室外冷热源进行热量交换,达到把室内的不需要的冷量或热量排放到室外的作用。冷凝器在空调系统中至关重要,因此对冷凝器的设计研究在空调器设计研究中占据很大的比例。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是相变换热,这样可以极大的利用制冷剂冷凝潜热。在制冷模式下,当装置稳定运行时,制冷剂以高温高压的过热气体状态进入冷凝器,逐渐冷却到气液两相状态,并进一步冷却至高压过冷液体状态。当冷凝器设计不合理或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不够时,冷凝器的出口可能并不过冷,甚至达不到液态,从而影响装置的制冷量。

  为了能充分的反映冷凝器的特性,在建立冷凝器数学模型时,应该充分考虑研究目的和能达到的效果。例如,房间空调器在运行时处于动态平衡稳定状态,可考虑采用稳态模型;而家用电冰箱由于要不断靠开停机来动态调节箱内的温度,所以应当采用动态模型。在进行冷凝器特性研究时,可以建立复杂一些的分布参数模型,用以考察相关参数的分布特征,但是分布参数模型的计算量大,计算的稳定性也不易保证。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房间空调器的空气冷凝器进行的。

  1 仿真模型的分析与选择[1]

  1.1 稳态分布参数模型[2]

  冷凝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的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果完全考虑细节结构的流动换热情况,则必须建立三维的模型。但是此类模型计算量大,稳定性差,未必能保证得到令人满意的精度(因为仿真精度还取决于换热系数等基础参数的计算精度)。故本文不考虑细节结构的流动换热,仅对主流区分为三个区域进行设计计算。

  1.1.1 基本模型

  要建立的冷凝器稳态分步参数模型的假设条件[3]:

  (1)冷凝器为逆流型换热器。常见的实际装置中制冷剂和管外空气的相对流动更接近于叉流,但是如果考虑成叉流,模型就与具体的结构布置相关,很复杂,而且缺乏通用的描述。

  (2)管内制冷剂的流动为一维均相流动,不考虑压降。实际的管内制冷剂流动为复杂的分相流,但是为了描述的简便,采用最简单的一维均相模型。冷凝器管内的制冷剂压降不大,由压降造成的温降也不大,忽略不计。

  (3)管外空气流动同样视作一维流动。实际的冷凝器管外由于结构或布置上的原因,流速分布不均匀,会对换热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与具体的装置结构有关,需要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正。

  (4)管壁热阻忽略不计。相对于管内外侧热阻,管壁的径向热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管壁的轴向热阻对于换热的影响不大,但是对于算法的影响很大,忽略掉不会对计算结果造成明显的误差,能有效的简化算法。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