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靶机掠海飞行擦浪缓冲动力学与俯仰控制
为了降低无人靶机在低空掠海飞行过程中因擦浪对靶机造成的危害,设计了一套缓冲机构,用于降低无人靶机受到的过载,并通过控制模块对擦浪缓冲过程中靶机俯仰姿态进行控制。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建立掠海型无人靶机擦浪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了仿真模型,运用成熟的动力学仿真软件LMS Virtual.Lab Motion建立掠海型无人靶机擦浪缓冲的仿真模型,将二者的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分析缓冲机构的缓冲性能,并针对缓冲结束后靶机的俯仰角进行控制。结果表明该擦浪缓冲系统有效地降低了无人靶机机体过载,在下沉速度为8 m/s工况下,过载峰值均小于50 g;通过控制环节,将靶机机体俯仰角均控制在5°以内。
地铁齿轮箱球墨铸铁和铝合金箱体强度及试验对比分析
针对中国标准地铁120B车型齿轮箱箱体,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别对铝合金和球墨铸铁箱体进行了疲劳强度、静强度、安全鼻强度计算;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工况下铝合金箱体最大等效应力均大于球墨铸铁箱体,差值最大比例为36.3%;对铝合金和球墨铸铁箱体进行了静强度和型式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铝合金箱体的最大应力大于球墨铸铁箱体,差值比例为8.3%,铝合金箱体的最大声功率和振动值均不小于球墨铸铁箱体,但轴承平均温度下降10℃左右;尽管铝合金箱体强度弱于球墨铸铁箱体,但整体安全系数较高,仍能满足使用寿命33年或960万千米的要求。对铝合金箱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可知,球墨铸铁和铝合金均可以用于地铁齿轮箱,两种材料各有优劣,在设计时可根据车辆具体要求进行优先偏向选择。
扇翼无人机二维机翼气动特性仿真研究
扇翼无人机是一种新概念无人机,其横流风扇叶片的翼型、尺寸、位置、数量、安装角,以及来流速度、风扇转速等因素都会显著影响气动特性.为探究这些因素及变化对扇翼无人机的影响及规律,本文建立起典型扇翼二维机翼模型,通过数值仿真计算的方法进行分析,并重点研究了扇翼来流速度、风扇转速对扇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当扇翼几何参数一定时,在一定范围内提升转速和改变来流速度均能有效提升扇翼的升、推力特性:在无人机设计、运行和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做好来流速度和风扇转速的匹配.
液力变矩器三维流动的计算
给出了适合于变矩器的旋转坐标系下的基本方程组;建立了YJ380型液力变矩器三维模型,选择了有限元法作为其分析方法,给模型加以适当的边界条件,对其内部流场进行三维动态仿真;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包装密封性在线检测锁紧装置设计与仿真计算
为提高军工产品包装物密封检测工序的测试精度、本质安全性与自动化程度,对某军工包装物密封性在线检测装置锁紧机构进行设计和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压力为0.05 MPa时,采用铜、钢为检测仓与锁紧装置材质,锁紧机构夹持力大于检测箱检测气压产生的向上的力,锁紧装置锁紧力和强度满足要求;锁紧装置的锁紧销与锁紧座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2.3和7.17,均大于安全系数经验值,强度满足设计要求,能够稳定可靠工作。
基于ICEPAK软件的T/R机箱散热方式的改进设计
T/R组件的散热是雷达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通过调整机箱结构布局和散热方式,使其满足热设计要求。文中基于ICEPAK软件对T/R机箱的原散热方式和改进后的散热方式进行建模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式有效,能够有效提高散热的效果。
工程机械多轴传动系统轴承寿命分析
轴承作为传动轴的关键支撑零部件,在多载荷、多工况下,轴承寿命的正确评估成为工程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文中以一工程机械多轴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在9种工况挡位下,运用Romax软件建立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通过ISO轴承寿命计算法和轴承修正寿命计算法对轴承寿命仿真计算,由模拟数据评估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传动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轴承选型设计和寿命分析提供参考。
高温CO2冷风机的数值计算
用分布参数法建立数学模型,对CO2冷风机在高温工况下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计算了管内制冷剂侧的传热特性,以及管间距与翅片间距对换热系数和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随着干度的增加,管内CO2流型不断发生变化,管内侧换热系数和压降也随之变化。在设计冷风机时,应综合考虑翅片间距与管间距对冷风机总换热系数及空气侧压降的影响。
25cy14-1B轴向柱塞泵流量特性仿真计算
25cy14-1B斜盘式轴向柱塞泵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柱塞泵之一.以25cy14-1B型柱塞泵为例,进行分析和计算,对研究柱塞泵的流量脉动具有较大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
船用低速柴油机电控气缸注油器注油量测量方法
针对注油器的注油量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副的润滑和润滑油的消耗率影响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恒压等容”的注油器注油量测量方法。采用仿真计算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背压阀弹簧固有频率、背压罐容积对其测量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注油器注油量测量方法切实可行,可作为注油器出厂检验以及电控气缸注油系统注油量标定的重要依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