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超声波速度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0 引言
声波是一种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机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可以被人听到,称为可闻声波;频率在20KHz以上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媒质的特性及状态因素有关。因而通过媒质中声速的测定,可以了解媒质的特性或状态变化[1-4]。声速测定在工业生产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由于超声波具有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等优点,所以在超声波段进行声速测量是比较方便的。超声波的发射接收一般通过电磁振动与机械振动的相互转换来实现。最常见的是利用压电效应和磁致伸缩效应。本实验就是测量频率为36.90kHz的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1 实验原理
测量声速的方法有两种:时差法和波动法[5-8]。时差法在工程中得到了泛的应用。它是将经脉冲调制的电信号加到发射换能器上,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经过t时时间后,到达L距离处的接收换能器,所以可以用以下公式求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声波传播的距离与传播的时间存在下列关系:v=L/t。
在波动过程中波速V、波长λ和频率f之间存在着下列关系:V=fλ,实验中可通过测定声波的波长λ和频率f来求得声速V,通常情况下声波的频率是已知的,这样只要测出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长即可。常用的方法有共振干涉法与相位法。本次实验研究采用的就是利用共振干涉法和相位法展开的。
1.1 共振干涉法
装置如图1所示,压电陶瓷换能器S1作为声波发射器,它由信号源供给频率36.90千赫的交流电信号,由逆压电效应发出一平面超声波;而换能器S2则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正压电效应将接收到的声压转换成电信号,压电陶瓷换能器压电效应中压力和电信号之间是正比关系,所以示波器上显示的电信号越强说明作用在压电陶瓷换能器端面上的力越大,从而说明处在S2接受器端面位置的声压也越大。由于声波要在S1和S2两器件端面之间反射多次,因此在两各端面之间形成的声波场对应的质点位移变化和声压变化不再是简单的驻波,而是行驻波,但在端面距离较小时,接收端面近似处于声压波腹位置,且相邻的两个声压极大值之间距离△L=λ/2[9-11],这样只要测量出一系列相邻的声压级极大位置就可以测出波长。
1.2 相位法
实验原理如图2所示,当发射端 S1发出的平面超声波通过媒质到达接收端S2,在发射波与接收波之间产生相位差:
入射波的平面波方程:x=A1cos(ωt+φ1)
反射波的平面波方程:y=A2cos(ωt+φ2)
合振动方程为
相关文章
- 2022-12-18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网球轮椅设计
- 2023-06-12A.C.Cleland公式在氨制冷循环最佳中间温度求解中的应用
- 2023-12-21用滑移线法解正挤压实心件的准确方法
- 2023-09-01工控机管理的数字式多通道超声波探伤系统
- 2024-03-02混合动力车用电池均衡方案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