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对北京公交车内噪声感知的社会调查
1 引言
社会声学(Social Acoustics)是本世纪初国际噪声控制工程协会主席原日本东京大学橘秀树教授提出,研究涉及了心理学、医学、法学、经济学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社会声学关注声音与人交互作用的机制,注重不同人群或同类人群不同状态下对同一物理特性声音反应的对比研究,为制定国际化的噪声政策和噪声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有重要意义[1]。在研究噪声问题的社会反映时,社会调查的方法被广泛采用。通过调查可获得群体对特定噪声源的反应机制,实现对噪声污染程度的准确评估[2]。目前,通过调查方式来了解和认识噪声污染及影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 CIEH(Chartered Institute ofEnvironmental Health)了解到英国每两年都会对其国内的噪声做一次社会调查,一方面通过实际监测的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居住人群对噪声的反应来进行噪声的控制和管理。澳大利亚 EPA(EnvironmentProtection Authority)在噪声评估方面也引入了社会调查,为了解噪声的社会影响、制定合理的噪声管理方案提供了有力的社会依据。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噪声研究中也开始重视将实际监测数据与社会调查数据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的分析人群对特定噪声的感受和特点[3-5]。随着社会声学的不断发展,2003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用于指导社会声学调查的标准 ISO/TS 15666 应用社会调查和社会声学调查评价噪声烦恼度[6],2007 年我国在此标准的指导下起草了GB/Z 21233应用社会调查和社会声学调查评价噪声烦恼度[7]。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声学调查势必成为社会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公交车内噪声是影响乘客乘车的一个重要因素。高强度的噪声会对驾驶员、售票员以及乘客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出行的背景下和公交的极速需求下,公交事业在迅速发展。由于公交车出行仍然供不应求,乘客在乘车过程中对噪声以及其他负面的影响可能都处于忍耐状态。这就使得一大部分人在具备或有能力购买私家车时,会更倾向于购车,这势必与城市发展绿色出行相违背。
目前对公交车内噪声的研究,主要包括新车出厂之前的设计降噪测试研究,这一研究对于公交车内噪声的控制尤为重要。而当车辆投入使用以后,高强度的车内噪声将会直接影响到乘客,并带来其他负面的效应。近年来,国外相关学者专家有对公交车内噪声的监测,并结合了相关职业健康的规范做了分析。鉴于在城市公交车辆行驶过程中进行问卷调查较难开展,对公交车内噪声的社会调查一般都以简单问卷加访谈的形式完成。即便如此,国内对公交车内噪声系统性的调查还尚未发现。国外关于公交车内噪的社会调查也较少。其中,PARVIZA. KOUSHKI(2002)[8]等人对 Kuwait 的公交车内噪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有 64.7%的乘客对公交车内的噪声感到烦恼,近 46%的乘客认为噪声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的噪声。Saman Hapuarachchi(2007)[9]等人对 Sri Lanka 公交车内噪声的研究中涉及对乘客的或者乘务人员噪声态度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3%的乘客认为需要通过立法对车厢内的噪声加以控制,超过 55%的乘客对在公交车上安装的音响系统不满意。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全面细致的对公交车内噪声的感知进行研究。
相关文章
- 2023-02-22三级建模微型机电系统多学科优化设计法
- 2024-01-19电子束吸收剂量标准液体化学剂量测量系统的研究
- 2022-08-18现场总线技术解析与其发展趋势
- 2024-01-25秒表检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 2021-12-25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移动机器人沿墙导航控制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