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业中的轨道衡应用
衡器业内人常把轨道衡称之为“衡器之王”, 而轨道衡在钢铁产业中则更显其王者风范。轨道衡计量贯穿着钢铁生产的全过程: 采矿、选矿、烧结、焦化、炼铁、炼钢、轧钢都有轨道衡的应用。绝大部分物流的主流计量数据来源于轨道衡计量, 可谓物流计量的中坚, 因此钢铁产业中的轨道衡应用不但引起钢铁企业内部计量人员极大重视, 也引起了衡器生产厂家甚至科研院所的极大兴趣。
一、历史的回顾
我国轨道衡的发展先驱应该是钢铁企业, 建国初期, 我国钢铁产业首先配备了机械轨道衡。那时轨道衡的生产厂家主要是钢铁企业内部、长春衡器厂、大连衡器厂以及苏联的产品。而到了六十年代鞍钢率先研制的动态机械轨道衡( 电磁阻尼) 得到大量推广应用, 以至后来的光栅动态轨道衡。这些动态轨道衡在一定程度上添补了动态称量的空白, 也缓解了计量和生产运输的矛盾。进入七十年代, 鞍钢、武钢、首钢、大冶钢厂等着手电子轨道衡的研制与应用, 合钢则着手机电结合轨道衡的研制和应用,鞍钢也在这一领域另辟新境。他们采用不同的办法以求有所突破, 机电结合与全电子, 轴计量或者转向架计量; 在摸索研究, 从理论到实践以不懈的努力解决这一难题。
钢铁产业对动态轨道衡的需求, 也刺激和激发了科研院所、专业制造厂家对动态轨道衡研发和攻关的热情, 先后有湖北化工设计院, 铁科院计量所,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武汉衡器厂, 承德自动化计量仪器厂, 天水红山试验机厂, 苏州仪表元件厂先后研发和投产了一批动态轨道衡。与此同时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对动态轨道衡动态称重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指导了动态轨道衡的研制工作。以上诸实践对钢铁产业中的轨道衡技术的发展起了助推器的作用, 从理论和实践, 技术和装备上促进了钢铁产业的轨道衡事业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 我国从闭关锁国到国门开放, 国外先进的电子技术的引进, 仪表、传感器、计算机技术的引进, 从硬件上彻底解决了轨道衡技术的难关,从此从研发走向批量生产, 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在解决动态轨道衡技术的过程中, 批量应用了动态轨道衡。在 1985 年鞍钢齐大山选矿厂动态轨道衡在经过国家轨道衡站全方位多项目联合检定下, 达到了 0.2级水平, 已领先于之后制定的国家标准。而到了九十年代, 中小型钢铁企业陆续采用及普及了动态电子轨道衡。在此之后人们则着力于完善轨道衡技术和拓展其范围, 自动识别系统, 识别车号等车辆信息,红外线监控系统, 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 远程呼唤, 达到无人值守。由于钢铁产业中的网络技术的发展, 轨道衡成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中的重要成员和纽带, 成为现代化管理的支柱。这是在世纪交革之际, 钢铁产业中轨道衡事业的发展, 也经历了我国轨道衡技术发展的全过程。从机械到电子, 从静态到动态, 从通用到特种, 从孤立单体轨道衡到轨道衡网络、智能轨道衡。钢铁产业中的轨道衡成为我国轨道衡发展历史的博物馆。
相关文章
- 2024-02-07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N型热电偶非线性校正及应用
- 2024-08-13基于小波的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
- 2024-01-12气体大流量标准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 2024-06-24圆柱销在线激光扫描检测仪
- 2024-10-18Hamilton体系下旋转刚柔耦合楔形梁有限元建模及辛算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