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液压马达速度鲁棒控制研究

作者: 毛汉源 张记烽 来源: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日期: 2025-02-17 人气:197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液压马达速度鲁棒控制研究
为了实现液压马达速度鲁棒控制的目标,提高液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开展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液压马达速度鲁棒控制研究。建立液压马达的数学模型,设计滑模控制器,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对液压马达速度实行鲁棒控制,以提高液压马达在面临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时的稳定性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控制方法,在液压马达运行的初始阶段就能紧密跟随理想信号的速度变化,速度控制精度较高,且在整个仿真周期内,始终保持极小的速度跟踪误差,无异常波动现象。这充分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强大的健壮性和优异的控制效能。

双液压马达驱动的甘蔗根切器刀盘转速同步控制方法

作者: 马学铭 侯小兰 吴戈 杨毅 贠磊磊 来源:农业工程学报 日期: 2025-02-17 人气:173
双液压马达驱动的甘蔗根切器刀盘转速同步控制方法
为简化双刀盘甘蔗根切器的传动链,提高传动系统对时变载荷的适应性,该研究提出用双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双刀盘,并将电液比例负载敏感技术应用于根切器的传动方案,通过建模仿真和试验探究双刀盘同步精度的控制方法。建立根切器电液比例阀控马达闭环速度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析得到该系统的稳定裕度仅为16.5°,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控制算法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基于AMESim-MATLAB联合仿真,研究采用主从控制策略,主马达为PID控制,从马达分别采用PID、自适应模糊PID和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时系统的稳定性和刀盘转速的控制精度。仿真结果为不同控制算法下马达开启过程转速的动态调整时间分别为5.5、3.0、2.7 s,稳态阶段两个液压马达的速度差分别为20、8、5 r/min;最后搭建试验台,以实测载荷谱为负载输入,进行主从马达转速同步控制试验,得到PID...

分布驱动式纯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

作者: 连晋毅 王坤 任艳强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1-20 人气:97
分布驱动式纯电动汽车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研究
以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为控制目标,建立整车七自由度模型,设计了汽车质心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加权融合粒子滤波观测器,得到车辆质心的实际观测值。提出基于附加横摆力矩进行转矩分配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策略,采用起作用集算法进行转矩分配。在双移线工况和低附着紧急转弯工况下建立模型进行仿真,通过施加控制,可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得到有效改善、极限工况下的可控性变强、失稳可能性降低,从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带材纠偏电液伺服系统仿真研究

作者: 罗瑜 陈靖 罗艳蕾 王伟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5-01-20 人气:198
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带材纠偏电液伺服系统仿真研究
为满足带材纠偏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对纠偏精度、稳定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提出一种通过滑模变结构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该系统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将带材稳定于指定位置,并运用指数趋近率消除抖振带来的影响。研究以文中提出的带材纠偏电液伺服系统为对象,通过AMESim和MATLAB联合仿真的方式,对比了滑模变结构控制与PID控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控制方法相比于传统的PID有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最后得出的跟随曲线抖振更小,跟随误差更小,更能满足纠偏系统的控制要求,该控制方法可为需要高精准性、高稳定性的电液伺服系统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刚柔混合变弯度机翼控制方法研究

作者: 辛涛 李斌 高鹏 来源:应用力学学报 日期: 2022-11-25 人气:198
刚柔混合变弯度机翼控制方法研究
为实现机翼在驱动控制下弦向连续弯度变化,提出了一种刚柔混合式变后缘机翼。其中,机翼柔顺段结构采用柔性气动肌腱作为驱动装置。首先,推导了气动肌腱驱动力模型;其次,将柔顺结构等效为单关节机械臂结构,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继而建立了基于名义模型的滑模变结构PI控制模型,并对比例系数、积分系数及滑模面参数进行了整定。在此基础上,搭建了翼肋柔顺段变弯度控制试验平台及典型机翼盒段综合偏转控制平台。验证了柔顺段结构在弹性变形范围内达到目标弯度的能力,翼肋实际变形曲线与目标变形曲线误差仅为8%;同时,对控制方法及参数的动态性能进行了测试,其作动响应时间为5.5 s,超调量为0,稳态误差为6%,表明了控制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最后,对翼盒进行了目标角度的综合控制试验,测试了整体系统的变结构性能。

基于MATLAB/AMESim的精密整平作业车调平液压系统控制算法联合仿真

作者: 张新 郭靖文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日期: 2021-12-10 人气:72
基于MATLAB/AMESim的精密整平作业车调平液压系统控制算法联合仿真
地铁轨道建设对于城市交通具有重要意义,而现有市场上没有用于隧道施工作业的精密整平作业车,因此设计一种精密整平作业车调平液压系统控制算法,用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路面平整度和施工效率;对精密整平作业车调平液压系统进行AMESim参数化建模,在MATLAB中设计Fuzzy-PID及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对调平系统模型进行对比控制;根据调平系统液压缸活塞杆位移精度、活塞杆跟踪所需时间、调平油缸压力变化、调平油缸流量变化等参数,利用传统PID、Fuzzy-PID和滑模变结构控制3种算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显示:当出现不确定的外来干扰时,与其他算法相比,Fuzzy-PID算法在参数整定优良的情况下在系统的稳定性、调平精度、调平时间上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作者: 郭燕 王琰 恽奕翀 来源: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日期: 2021-06-07 人气:88
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
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良好的机构特性且实用价值较高,为提高机构的轨迹跟踪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平面3-RRR并联机构的低通滤波滑模变结构控制(SMC)策略.在分析机构动力学方程和控制器Lyapunov稳定性基础上,搭建了平面3-RRR并联机构的控制系统框图,对机构的位移轨迹跟踪进行了实时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机构采用低通滤波SMC算法后,位移轨迹跟踪误差明显降低;该算法简单易实现,有效削弱了系统抖振,提高了控制系统的精度.

基于负刚度稳定性的并联扭转减振器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郦文平 刘辉 项昌乐 王晓杰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05-13 人气:178
基于负刚度稳定性的并联扭转减振器控制策略研究
一种正负刚度并联半主动扭转减振器,通过在传统扭转减振器的基础上并联一负刚度机构,实现减振器动态刚度的降低,同时实现对低频扭转振动的消减。基于正负刚度并联扭转减振器减振机理,设计了半主动控制系统,通过控制负刚度机构位置以实现扭转减振器刚度达到最小值。针对输入平均转矩变化工况采用了PID控制方法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建立了液压系统油压轨迹跟踪控制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控制方法的仿真效果,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能够使负刚度机构运动平稳且系统油压稳定地跟踪最优油压轨迹,有效的提高了扭转减振器减振效果。

电液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研究

作者: 胡永生 杨洁明 来源:流体传动与控制 日期: 2020-04-23 人气:89
电液伺服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仿真研究
针对典型电液伺服系统,用存在条件及到达条件确定切换函数和变结构控制律,设计了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比例切换控制方法设计的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系统,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

仿真转台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研究

作者: 李军伟 赵克定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1-16 人气:55
仿真转台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研究
提出一种液压伺服系统自适应模型跟踪模糊变结构控制的设计方法控制量由等效控制分量和切换控制分量所组成.依据理想的滑模特性确定等效分量当被控系统存在参数和外干扰不确定的情况下根据李亚普诺夫稳定法所求出的切换分量能使其状态到达滑模面并实现滑模运动使系统的跟踪误差大范围渐近收敛.采用模糊控制方法使系统在滑模状态下的颤振得到缓减.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共2页/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