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主轴定比传动自动松锁刀系统研究
为了解决高速电主轴自动松锁刀系统夹紧力不恒定的问题,基于弹性理论,对刀具夹紧力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影响刀具夹紧力恒定的主要因素;基于定比传动原理,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定比传动的谐波行星齿轮减速结构,利用行星齿轮结构代替原有的薄壁轴承和波发生器,解决了滑差问题;基于PLC控制理论,对伺服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改善了由于柔轮弹性变形导致的中间传动机构传动精度不高的问题,实现了闭环控制刀具夹紧力恒定。该系统具有参数设定输入、数据显示输出、刀具状态监测等功能。
声源近距离矢量相位特性研究
声源近距离的声压、振速和声能流是极其复杂的,对其进行理论及实验研究是矢量水听器应用于复杂声场的基础。首先对相干平面波叠加声场、同相点源干涉声场和驻波场的声能流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对声源近距离声场矢量特性物理规律的描述;其次推导和分析了干涉声场的有功声强旋度和无功声强散度与介质运动轨迹、声压振速相位差及能量转化规律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柱形换能器声场矢量相位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原子光谱分析法在大型闸门启闭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该文介绍了原子光谱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大型闸门启闭机液压系统故障的特点,以三峡船闸启闭机故障诊断为例,阐述了原子光谱分析技术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利用界限值分析方法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分析,表明了光谱分析方法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高校转型背景下《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
高校转型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面对高校转型背景下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面临着巨大挑战。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进行研究和探索。经过一系列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储油罐在油检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运动分析
针对大型石油罐罐底与罐壁缺陷的在油检测问题,设计出一种可爬直角壁的四轮四轴液压驱动式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机器人可在石油罐内实现罐底与罐壁间的双向直角过渡攀爬、90°转向及工作间隙调节等动作。安装于机器人腹部用于其正常行走的磁吸附装置采用45块(6×6×3)cm Halbach阵列布局的永磁铁块;机器人前后两端用于爬直角壁的磁吸附装置使用10块(5×4×4)cm Halbach阵列布局与6块(4×4×2.5)cm普通布局的永磁铁块。将腹部及前后端部磁吸附装置的永磁铁块在Ansoft软件中进行磁吸附力计算,得出合理的磁吸附力与工作间隙。并基于计算结果,用ADAMS软件完成机器人各动作的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大型石油罐缺陷在油检测,该四轮四轴式液压驱动磁力吸附爬壁机器人结构方案是可行的。
并线生产曲轴柔性热处理装置的设计研究
曲轴热处理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重和热传递。文中以有限元法为基础,分析曲轴不同放置方式时的热处理变形,通过研究可知:曲轴热处理时,与水平放置相比,竖直放置时因自重而产生的变形大大减小,变形量降低了78.2%。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基于仿形机构原理,设计了一种并线生产柔性曲轴热处理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定位机构、自动上下料机构、同步运动机构、热处理机构等,热处理时曲轴竖直放置,可以同时对多个轴颈并行热处理;同时,针对自动上下料机构,设计了专门的采用PLC控制的液压与气动系统。该装置曲轴热处理节拍快、轴颈加热均匀、变形量小、热处理柔性好,能适应四缸、六缸等多种曲轴的在线生产热处理。
液压驱动式3T1R重载搬运机械装置的设计研究
目的基于十字滑台原理,文中设计可以实现3T1R四自由度的重载搬运机械装置,达到对货物准确定位、牢固夹紧以及多自由度搬运的目的。方法利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对承重螺栓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螺栓根部圆角滚压的结构改进方案;根据不同滚压圆角对应的应力值,采用Hermite(埃尔米特)方法得到滚压圆角半径-应力(r-σ)曲线和多项式,求导确定结构改进方案。结果根据滚压圆角半径-应力(r-σ)曲线,确定最佳滚压半径r=4 mm;以PLC控制技术为基础,设计了搬运机械液压驱动控制系统。装置搬运载荷达到55 kN,螺栓根部强度提高了59.54%,屈服极限安全系数达到2.4。结论通过结构设计,该装置实现了3T1R 4个自由度的运动及控制;通过结构改进达到了多自由度搬运的效果。
基于AMESim的全功能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系统的研究
本文应用AMESim软件对全功能强力液压支架试验台垂直加载系统进行仿真分析。该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四缸同步控制的电液系统其特点是大负载、大偏载。针对试验台工作情况对垂直加载系统进行模型设计、参数选择和仿真分析。在总负载36000KN偏载2000KN情况下得到四缸位置误差不超过3.8mm对该试验台的设计制造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闸门同步顶升系统
采用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闸门同步顶升系统通过控制多个液压油缸(千斤顶)的同步动作来实现闸门的顶升过程.每个千斤顶均采用变频电机调节泵的流量来控制运动速度采用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控制千斤顶的位移与压力保护采用多点同步运动算法来精确控制多个千斤顶的同步上升及下降.新系统完成相同的顶升任务只需1-2 h同时能达到±0.1 mm的同步运行精度.
基于PLC控制的液压同步顶升系统
液压同步顶升系统主要针对大型人字门的同步顶升设计开发。该系统分为上下两层。上位机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系统,下位机采用CPU以及相关输入输出模块组成PLC控制系统。系统在葛洲坝现场使用后显示各控制点同步偏差不超过0.02mm,人字门的移位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