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B的纵横断面绘制的应用软件开发
1 纵断面图绘制
1.1 纵断面图绘制的准备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成果检查,根据“从整体到局部”的测量原则,路线水准测量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沿路线方向设置若干水准点,建立线路的高程控制,称为基平测量;然后是根据各水准点的高程,分段进行中桩水准测量,称为中平测量。基平测量的精度比中平测量的高,一般按四等水准的精度要求,中平测量只作单程测量,可按普通水准精度要求。基平测量时,首先应将起始水准点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连测,以获得绝对高程。在沿线水准测量中,也应尽量与附近国家水准点进行连测,以便获得更多的检核条件。若路线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可根据气压计或国家地形图上量得的高程作为参考,假定起始水准点的高程。
1.2 纵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绘制纵断面图,先要确定比例尺,一般平原与微丘陵地区,取 1:5000 和 1:500;山地与深丘陵地区,取 1:2000 和 1:200,计算设计高程和填挖尺寸。根据已设计好的纵坡 i 和两点间的距离 D,便可以从起点设计高程计算后面的设计高程。
1.3 纵断面的内容
纵断面图是表示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起伏形状和纵坡变化的剖视图,它是根据中平测量成果绘制而成。在铁路、公路、运河、渠道的设计中,纵断面图是重要的资料。
图1 是道路工程的纵断面图。图的下部表格,注记以下有关测量和纵坡设计的资料:在图纸左面自上而下各栏填写线型(直线和曲线)、桩号、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和距离等。在桩号一栏中,自左至右按规定的里程比例尺注上各中线桩的桩号;在地面高程一栏中,注上对应于各中线桩桩号的地面高程,并在纵断面图上按各中线桩的地面高程依次点出其相应的位置,用细直线连接各相应点位,即得中线方向的地面线。在线型(直线和曲线)一栏中,按里程桩号标明线路的直线部分和曲线部分。曲线部分用直角折线表示,上凸表示线路右偏,下凸表示线路左偏,并注明交点编号及其桩号,注明曲线参数。在上部地面线部分根据实际工程的专业要求进行纵坡设计。设计时,一般要考虑施工时土方工程量最小、挖填方尽量平衡及小于限制坡度等与线路工程有关的专业技术规定。在坡度和距离一栏内,分别用斜线或水平线表示设计坡度的方向,线的上方注记坡度数值(按百分点注记),下方注记坡长。水平线表示平坡。不同的坡度以竖线分开。在设计高程一栏内,填写相应中线桩处的路基设计高程。
若有挖填土深度一栏,则可在挖填土深度一栏内,进行施工量的挖填土深度计算。求得的施工量的挖填土深度,正值为挖土深度,负值为填土高度。地面线与设计线相交的点为不填不挖处,称为“零点”。零点也给以桩号,可由图上直接量得,以供施工放样时使用。
相关文章
- 2023-12-06双导联输人心电采集控制系统
- 2022-07-15基于FPGA的2M误码测试仪设计
- 2023-04-26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对精密仪器的影响研究
- 2022-06-14基于CAN_BUS的控制器调试系统的设计
- 2023-05-23智能车磁导航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