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3.8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8)
图5.39所示的控制系统为串级控制系统。当被控对象具有较大的惯性和容量延迟时,
图5.40 被控对象
若被控对象可以分为两部分,称为过程Ⅰ,过程Ⅱ,如图5.40 所示。过程Ⅱ的输出是过程Ⅰ的输入,会对被控变量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情况下,过程Ⅱ 的惯性较小,过程Ⅰ的惯性较大.对于这种情况,采用单回路控制方案,对发生在过程Ⅱ 上的扰动,控制效果很差,采用串级控制方式,则能收到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
图5.41 串级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见图5.41。串级控制系统共有2个控制回路.内部的反馈回路称为副回路。副回路包括副控制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对象(即过程Ⅱ )和副变送器.发生在副回路内的扰动称为二次扰动。外部的控制回路称为主回路.主回路包括主控制器(主调节器),整个副回路,主对象(过程Ⅰ )和变送器。发生在主对象上的扰动称为一次扰动。如果把整个副回路当成一个等效环节,它串联在主回路的前向通道上。这就是串级控制名称的由来。串级控制在结构上有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串级控制虽然有两个控制器,两个变送器和两个测量参数,但仍然是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系统只有一个需人为设定的给定值,只有一个控制变量(即副控制器输出),只有一个执行机构,因而也只能有一个被控变量,这一点和单回路控制系统极其相似;串级控制的另一个结构的特点是主控制器和副控制器串联在回路中.主控制器的输出是副控制器的给定值.主控制器接受设定的给定值,所以整个串级控制系统是一个定值调节系统.副控制器的给定值是主控制器的输出,因为这个输出要随着扰动而变化,所以副回路是一个随动系统.过程控制中还会经常遇到具有两个回路的控制系统,只要不符合以上两个特征,就不是串级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在控制品质上也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图5.42是某个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图中标明了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了比较控制效果,图5.43给出了同一被控对象的单回路控制结构图.
图 5.42 串级控制系统
当二次扰动进入副回路后,二次扰动至控制系统输出(称为主参数)的传递函数为
而单回路系统, 至主参数
的传递函数为:
图5.43 单回路控制系统
比较两式,串级系统的传递函数分母比单回路系统大的多。这说明,串级控制系统使二次扰动对主参数的增益明显减小,与单回路相比,二次扰动的影响可以减小10-100倍。从作用原理上看,二次扰动首先影响副对象的输出(称为副参数),副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由于副对象(或副过程)惯性较小,所以扰动的影响很快得到克服,不会对被控变量产生大的影响。串级控制的副回路对进入副回路的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这是串级控制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设计串级控制系统时,一定要把被控对象的主要扰动包括在副回路内。这是设计串级控制系统的根本原则。
相关文章
- 2018-11-05第三章 液压泵 第五节 轴向柱塞泵
- 2018-11-05液压与气压传动教程 液压技术 第5章 液压控制阀
- 2018-11-05液压与气压传动教程 气动技术 第7章 纯气动应用
- 2018-11-05第五章液压控制阀 第三节 流量控制阀
- 2018-11-02工程材料网络课程 5 高分子材料 5.3 纳米高分子材料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