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远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Windows环境下用Delphi实现远程控制的设计方法,克服了编写Winsock应用程序的复杂性。找到了一些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远程控制传输占有系统资源过多、实时性差、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
本套远程控制系统主要针对实验室无人监管的发展要求,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施对图像、语音以及数据的远程实时监控。本系统选用TI公司的高速DSP完成编码工作,其中音频采用TLV320AIC23,视频采用MPEG压缩技术。针对不同的网络状况和运用需求,还可更换DSP的编码算法。
1 系统简介
系统中可采用A/D,D/A,视频解码芯片,逻辑电路,内存,总线等基本部件。结构如图1所示。A/D的作用是将摄像头输出的标准的电视信号转换为标准格式的数字信号,然后在时序与逻辑电路的配合下送到视频压缩编码DSP中处理。DSP对接受的信号进行识别,编码等运算,由网络芯片进行D/A转换后,把经过压缩的视频信号无失真的通过网络传给远端用户。采用DSP来实现压缩和编码的优点在于他比采用专业压缩芯片的方法灵活性大,产品的升级或算法的更改极为方便。图像数据存储器和通信缓冲器都是大容量的存储器。他要存储压缩编码后的图像数据。并且要提供通信用的缓冲区。
时序与控制逻辑电路是为了协调视频解码芯片和图 像处理DSP之间的工作而设置的,他根据视频解码芯片的输出信号和同步输出信号产生符合DSP的数据接口时序,以便DSP对于图像数据的实时存储和处理。
2 软件实现
在软件设计中,采用典型的C/S结构,由客户端与服务端两部分构成。客户端主要是负责向服务端发出获取服务端屏幕图像数据的请求,把从服务端发送而来的屏幕图像在本地实时地显示出来;而服务端主要是负责响应客户端的请求并抓取与发送屏幕图像。由于服务端所抓取取的屏幕图像一般为位图格式,其数据量较大,若直接发送则会导致占用网络带宽过大、实时性差、占用系统资源过多、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需经过压缩后才能将其发送给客户端,而客户端相应地也要将接受到到屏幕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后才能正确地将屏幕图像显示出来。
WinSock是一组API,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和交换信息。通过WinSock编程有更大的灵活性,因为他不需要关心网络连接的细节,然而用WinSock编程却很复杂。但因为TClientSocket元件和TServerSocket元件(在Internet页)封装了WinSock的大部分API,使得对WinSock的访问大大简化。
相关文章
- 2022-08-15HIVERT高压变频器在皮带机上的应用
- 2022-05-25步进式加热炉生产过程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3-01-12基于智能模糊控制的嵌入式称重系统的研究
- 2024-08-21基于CAD模型的NURBS形状公差评定
- 2023-12-28航天发射场数字化环境平台建设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