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计量校准技术研究
0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对计量校准服务提出了更准确和低成本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计量领域出现了一种远程校准技术,该技术使得校准速度更快、价格更合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测量技术与网络(图像)技术及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使得测量技术领域向远程计量校准及测量系统控制方向发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计量校准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才能开发出远程的计量校准技术。
1 传统校准模式存在的问题
如今,产品质量是行业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产品质量对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现行的量值传递校准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发展的要求,其存在以下的问题:
1)量值传递校准方法是由计量基准逐级传递到各级的计量标准直至普通测量仪器或计量器具,各传递环节的检测数据得不到及时反馈,无法保证用户实验室传递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在现行送校制度下,经校准、检定合格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在运输途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量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按现行的量值传递校准方式是难以发现的。
3)测量仪器和计量器具的校准、检定结果是在上级计量部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当返回用户后,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将导致附加的测量误差,而现行量值传递校准检定方法不能发现和定量估计这种误差。
4)多数测量仪器、计量器具的校准检定周期为一年,在这一年里,可能有的已经超差,有的仍然合格。而对于超差的精度是从何时开始变差的,现行量传校准、检定方法难以确定。超差仪器、器具在上一个校准、检定周期的一段时间内,必然造成测量失准。若是测量标准器超差,仍向下量传,将造成极大危害。
5)运输困难的大型测量检测设备,用在生产线上的无法完全拆卸的测量仪器、计量器具的送校、送检,都是现行量传体制难以解决的问题。
6)传统计量校准检定员的人员成本和差旅成本较大,遇到技术问题需要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解决,信息传递慢,不能同时进行多个地点的现场校准,不能发挥计量专家的优势。
2 远程校准概念
远程校准就是远距离进行校准。远距离自动控制操作校准过程、远距离数据传输、远距离给予校准证书,即用户的被校准测量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或测量系统不再送到上级计量技术机构去校准,只需按照专门的规定、专门的程序、特定的标准、专门接口,通过网络与上级计量技术机构的测量控制平台连接,来实现其全部校准任务。
远程校准的目的是远距离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相对于测量标准的示值误差,从而能够对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加以调整或修正。其特点在于量值的溯源性,保证其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指示值准确可靠。进行远程校准应具有以下条件:①进行远程校准的设备必须有被计算机控制的功能;②测量过程必须依赖于稳定的参考标准,或依赖于一个稳定的设备,而该标准或设备可以在基准实验室和可以进行远程校准的用户当地之间进行传递。
相关文章
- 2023-08-11表面三维形貌参数及其评定
- 2024-08-06接触测量中测头半径误差的修正
- 2023-01-0412Cr1MoVg短期高温冲击断裂有限元分析
- 2024-07-22彩色CCD摄像机三基色代表波长的试验研究
- 2024-09-19多波长辐射温度计最少波长数确定的理论依据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