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间核查方案的编制和实施
任何一次测量的目的,都是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也就是说要保证测量有足够高的准确度。尽管根据经验,在超过确认间隔的测量设备中正常工作的机会可能性仍很大,但这并不能保证不发生偶然性的故障或意外的且不明显的损坏。使用不当时,即使是最准确的测量设备也会得出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另外,我们的仪器设备使用较频繁,且经常带下厂,很难保证设备一直处于合格状态。等仪器到了周期送检时,才发现仪器不合格。已经太晚了。因此,我们要将测量当作过程来控制,这样可以降低因偶然性故障、损坏或误用所引起的问题的可能性,而降低的有效性或者降低的程度则取决于中间核查(过程控制)的频繁程度。由于检查频率受管理和商业因素的影响,因此《ISO10012—2》及《JJF1069》都没有给出频率定量的要求。但给出了建议一个过程刚开始控制时,频率可适当高些,然后,根据控制的情况而定,如果情况较好,频率可较低些,反之,则要高些。测量应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测量设备仅是影响测量的诸多因素之一。“测量过程”的概念是把测量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待,这一过程从分析测量的科学依据、测量标准值的溯源性和校准开始,通过必要的验证和计量保证的调整,最后得出在工作场所和使用条件下用测量设备获得的结果。我们所讲的中间核查应是测量过程的一部分,而这种中间核查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测量数据的定期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的测量过程控制方法。
一、中间核查的目的、作用和具体过程
1·目的和作用
(1)发现测量过程运行当中的异常变化
(2)检测具有重复性的问题;
(3)确定或量化漂移的补偿或修正因子;
(4)帮助识别可预测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循环性变化;
(5)提供质量保证要求所需的某些文件。
2·中间核查的具体过程
(1)建立中间核查的程序文件
文件的内容应覆盖中间核查的所有要求和工作程序。
(2)核查方法
1)选择核查标准
核查标准是用于收集测量过程控制的数据库,并被这个过程所测量的测量设备、产品或其他物体。从定义中可看出,核查标准是所要控制的过程(或标准装置)的被测对象,它可以是测量设备,可以是产品或是可被这一过程测量的其他物体,从本质上讲,核查标准是与所要控制的测量过程测量的物品类似的某种装置。这样就要求核查标准要相对稳定,且一般不作它用。
2)编制具体的核查方案
针对每一个要控制的测量过程(或标准器),都要编制一个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的核查方案,核查方案的大致内容如下:
相关文章
- 2023-05-28锁相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应用
- 2023-03-22SolidWorks在管路补偿接头系列化设计中的应用
- 2021-12-20DSP和FPGA在大尺寸激光数控加工系统中的运用
- 2023-04-12全电子包装秤故障原因分析及策略
- 2023-04-04基于NX的FANUC系统四轴加工中心后置处理器构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