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保证方案在国防计量中的应用分析
目前国防计量的量传体系主要采用传统的量值传递方式,即:由用户实验室将其拥有的计量标准器具送到上一级计量检定机构,由该机构对该标准进行计量并出具检定证书,用户实验室则根据检定结果向下进行量值传递,以此保证量值传递的准确性。
传统的量值传递方式是开环的,计量检定机构只能对计量标准进行检定和给予评价,但是无法对实验人员的操作水平、测量设备和系统、环境条件、测量方法等的全面和综合的考核,也就无法保证用户实验室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战争的需要,部队武器装备日趋复杂,以适应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需要,这给武器装备的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维修保障徉务,一些大型综合自动计量测试系统应运而生,并逐渐装备部队。
由于这些大型的自动化综合计测系统,很难从用户实验室送到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同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部队分布广,各部队环境条件差异很大,计测人员流动大且技术水平良秀不齐,这都会影响量值传递的质量,因此用传统的量值传递方法无法将计量标准的量值正确可靠的传递到现场。
1. MAP原理及特点
计量质量保证方案(MeasurementAssurance Program,简称MAP)是美国国家标准局(NBS,现名NIST)在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新的量值传递方案。它采用了基于现代工业生产中的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的基本思想、控制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量值传递过程中影响量传质量的环节和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及时发现测试过程中的问题,减小误差。在我国于80年代中期开始在国家计量院展开MAP研究,并在某些计量领域采用了MAP方法进行量值传递的实验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JJFla3g -1993》等六个项目的MAP实施规范。
1.1 MAP量值传递的程序
MAP量值传递程序如图1,主要包括传递过程、核查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其具体步骤如下:
(1 )传递过程:由计量机构对“传递标准”用高一级的计量标准进行校准,并对“传递标准”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考核,当确认其稳定可靠时才能将其作为“传递标准”使用。然后将该“传递标准”、计量条件、计量方法寄给或送给参加MAP的用户实验室,用户实验室作为“未知标准”进行测量,测量后将“传递标准”、测量数据寄回或送回计量机构,计量机构收到“传递标准”后,对“传递标准”进行复校,得出数据后,如能证明“传递标准”稳定性符合要求,则判定该次传递有效。
相关文章
- 2024-04-07影响气体流量计精确度的因素及提高精确度的方法
- 2022-05-20基于μcosII的嵌入式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24-06-21基于孔洞分布理论的多孔材料板振动分析
- 2023-03-08穷举法在确定动靶标标准装置参数中的应用
- 2024-08-13一种方便、有效的键槽对称度测量工具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