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低温系统360W/4.5K制冷循环热力学分析和优化计算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符号说明

  T—温度,K;

  p—压力,×105Pa;

  h—焓值,kJ/kg;

  q3—换热器漏热损失,W;

  MF1—压缩机的氦流量,kg/s;

  MF2—串联膨胀机的氦流量,kg/s;

  MF3—节流路的氦流量,kg/s;

  MF4—从主杜瓦返回低压回路的氦气流量,kg/s;

  MF5—低压回路补气之前的氦气流量,kg/s;

  MFZ—氦液化率,kg/s;

  MFLN2—液氮的质量流量,kg/s;

  Q—4.5K下的制冷量,W;

  ηs1、ηs2—高低压透平膨胀机的等熵效率;

  ηT—压缩机的等温效率。

  1 引 言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teady high magnetic fieldfacility,SHMFF) 主要建设内容为一台40T的稳态混合磁体。该混合磁体由内水冷磁体和外超导磁体组成,其中外超导磁体采用Nb3Sn CICC( Cable in Con-duit Conductor)绕制而成,使用4.5K超临界氦迫流冷却,入口压力为5×105Pa。混合磁体装置稳态运行时在4.5K温区的热负荷包括: 固体导热、80K冷屏对磁体的辐射热、冷屏与磁体间残余气体的对流换热、超导接头的焦耳热、电流引线超导段漏热等。根据计算,系统稳态热负荷为76W/4.5K,取安全系数1.5,最终采用120W的热负荷要求设计低温系统。此外,为满足其它浸泡式冷却磁体的液氦需求,要求制冷机有一定的液氦产量,液化模式下的液化率为110L/h,混合模式下制冷机的设计容量为30L/h+200W/4.5K,制冷模式下要求制冷量为360W/4.5K。

  2 氦制冷循环流程

  图1为氦制冷循环的流程图,循环包括4个冷却级: 液氮冷却级、第一膨胀冷却级、第二膨胀冷却级和节流冷却级。两级膨胀机采用串联方式联接,节流冷却级采用2个节流阀。该流程图可以对制冷模式、液化模式和混合模式进行模拟计算: 当MFZ=0时为制冷模式,当Q=0时为液化模式,二者都不为零时为混合模式。热力学分析适用于3种模式,优化计算在制冷模式下进行,同时忽略各换热器的漏热损失。

  3 氦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分析

  氦制冷循环热力学分析和优化计算的目的是,以满足制冷量要求为前提,合理设计氦制冷循环的热力学参数,包括压缩机的流量、膨胀机和换热器的参数以及液氮的消耗量等,使循环功最小,制冷系数最高。制冷系数COP是评价制冷循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定义为:

  式中: Q为制冷量,W; Wnet为循环功,W。

  循环功为压缩机消耗的机械功与膨胀机对外做功量之差,由于后者很小,而且往往不被利用,所以将压缩机的耗功视为循环功。压缩机的耗功为[1]:

  式中: 气体常数R、环境温度T0为常数,在压比p2/p1和压机效率ηT一定的前提下,耗功量Wc与气体流量m·成正比。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