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退火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热轧板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Cr17铁素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食品机械、家电等行业,具有线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大、耐氯化物应力腐蚀能力强以及冷加工性能好等优点[1]。

  随着国际镍需求量的增加,资源供应紧张,不含镍或低镍的铁素体不锈钢更显现出低成本的优势,其用量不断增加。但传统铁素体不锈钢存在着韧脆转变温度高、室温韧性低、晶间腐蚀敏感等不足之处[2]。有研究表明这些缺陷的产生与杂质元素及其析出物有关,通过控制轧制退火过程的工艺能有效改善铁素体不锈钢的成形性能[3]。

  为合理制定Cr17铁素体不锈钢板的热轧退火工艺,本文拟通过研究相关热轧退火过程中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分析不同热轧温度、退火温度对综合性能的影响,为提高后续冷轧板质量并提升钢板性能奠定理论依据。

  1 试验材料及方法

  表1为试验用铁素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采用Thermal-Calc软件计算试样钢的热力学平衡相图。根据成分配比,在50kg真空感应炉中进行冶炼,真空保护浇铸后锻造,再经5道次轧制为3mm厚的钢板。为研究热轧温度对铁素体不锈钢性能的影响,设计了3组不同的最终热轧温度,分别为800、850、900℃ 。之后,热轧板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连退模拟试验,退火温度分别为900、950、1000℃,各保温60s后出炉空冷。

  对退火后试样,选择其垂直轧制方向进行预磨抛光,使用MH-3显微硬度计测量维氏硬度(加载砝码200 g),采用FeCl3,HCl,H2O比例为1 ∶ 10 ∶ 20的腐蚀溶液进行腐蚀至变色[4],使用尼康LV150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热轧退火态试样的组织特点。利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CMT5105对退火样进行拉伸试验。拉伸试样尺寸如图1所示。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Themal-Calc相图计算

  利用Thermal-Calc软件对目标成分的铁素体不锈钢热力学平衡相图进行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对相图进行分析,试验用铁素体不锈钢在设计的温度条件内,850℃以下热轧及退火过程都处于铁素体单相区,不发生α→γ相变。当温度上升到880℃以上时,M23C6型碳化物溶解。但高温状态下,还存在一种面心立方结构的高熔点氮化物。

  2.2 力学性能

  对不同温度退火后的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试,试验结果见图3。退火温度相同时,随着热轧温度升高,试样的维氏硬度先下降后升高。可以发现800℃和900℃热轧条件下的试样,退火后的硬度值高于850℃条件下热轧的试样。从铁素体不锈钢的强化效果考虑,800℃是更为合适的热轧温度。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热轧温度下,试样硬度随退火温度的变化均呈现相同的趋势,即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值升高。退火温度达到1000℃时,相较于900℃退火情况下硬度最高增加了36.3%。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