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程力学课轴向拉杆和压杆的截面法教学浅探
轴向拉杆和压杆的截面法是工程力学课的一个基本内容。 基于该学科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笔者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努力将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降低抽象知识的学习难度,体现应用性,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脑想、用手做”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积极探索具有“做中学、做中教”职业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方法, 力求提高工程力学课的课堂教学效益和教育质量。
一、引导学生用眼看———案例教学
观察和实验是认识力学规律的重要实践环节。即从观察实验出发,经过抽象化处理和归纳建立理论和概念, 用数学演绎的方法推导定理和结论,再返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和验证理论。因此, 为了培养学生对工程实物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加深感性认识,对于本课程“截面法”内容的教学导入,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工程力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1)观看视频。 学生由视频可知,力学是一门以工程技术为背景的应用基础学科, 广泛应用于航空、土木、机械、材料等领域,这对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简介典型案例。案例一:最早的蒸汽机车,如图 1 所示。
最先制造出的在轨道上行走的、 用蒸汽机驱动的蒸汽机车是英国人理查德·特雷维塞克于1802 年左右制造的火车头。 然而,因为当时的板式轨道承受不了机车的重量而断裂, 机车失去控制,一头撞在了路边房屋的墙上,试验宣告失败。
案例二:上海杨浦大桥工程,如图 2 所示。上海杨浦大桥结构采用复式结构、 加强或加肋结构,用以承受较大的负载而不发生破坏或者大的变形。
案例三:鸟巢,如图 3 所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主场馆建筑采用了“鸟巢”钢结构设计方案,其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门式钢桁架围绕碗状坐席区旋转而成,空间结构科学简洁,建筑和结构完整统一,在工程力学和建筑美学上,都堪称艺术精品。
(3)指明工程力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不言而喻,建筑物和机械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组成它们的各个构件一般都要承受外载荷。 如果构件材料选择不当或尺寸设计不合理, 则构件在外载荷作用下可能发生破坏, 甚至会导致整个建筑物倒塌或机械的破坏, 这在工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此,工程力学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必须了解工程系统的性态,即机械、结构等受力如何? 如何运动?如何变形、破坏?其次,为工程系统设计提供合理的规则, 即研究工程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变形和破坏的规律,在保证构件既安全又经济的前提下,为构件选用合适的材料, 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相关文章
- 2024-08-01阵间模基处理被动定位技术研究
- 2024-06-21基于多普勒频移的水下运动目标测距技术
- 2024-11-07动态精度靶标与光电经纬仪的角度转换及应用
- 2024-09-23采用不同工质的中高温热泵理论循环特性
- 2024-03-27三聚氰胺装置中液位计的选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