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价秤国抽结果的评析
1 引言
2009 年第三季度我中心受国家质监总局委托,在第三季度内开展对全国电子计价秤生产领域进行监督抽查,抽查方案计划抽取 67 家生产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只抽到 43 家生产企业,合格的 26家,不合格的 17 家,抽查合格率 60.5%。此次抽查主要依据国家标准 GB/T7722- 2005 《电子台案秤》 共进行了 9 个大项目 (共 13 个小项目) 的监督检验。对抽查检验结果,我们根据全国电子计价秤的生产、执行国家标准、国家型批大纲及国际接轨情况进行了评析。
2 电子计价秤合格项目的情况
43 家生产企业在抽检的九大项目中有 26 家企业全部合格。
3 电子计价秤不合格企业的情况
17 家在静态温度中的高低温试验 (温度补偿)和温度对空秤的影响 (零飘) 及电磁兼容中的抗电磁辐射不合格,情况如图 1 所示。
4 不合格原因技术分析
目前生产企业不合格项目,主要是高低温试验和空秤对零点温度影响的试验,具体不合格如图 2 所示。
造成温度试验不合格主要原因是:
a. 传感器的质量存在问题。弹性体材质、应变片的粘贴及质量,随温度变化产生不同的变形,造成数据偏离,价格在 10- 20 元。
b. 主板芯片价低质差。
c. 秤体结构有问题。承载架质量太差,造成变形,存在小秤台大称量现象。
d. 传感器固定有问题。没有科学的按照受力点及方向很好地选择固定点,造成受力不均,示值超差。
e. 传感器控制主板没有很好进行温度补偿,尤其是传感器生产周期太短,加工应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造成弹性体变形,数据改变。
其次是抗电磁辐射试验有 8 家生产企业不合格,原因是外壳结构、电路设计、电子配件优化筛选等方面不完善,造成抗干扰不合格现象出现。以上造成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生产企业追求经济利益,降低传感器及芯片等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按标准生产,进行部件和整机的有效补偿及检验,对产品只追求生产量和低价格,不注重产品质量、盲目生产,甚至有的生产企业对标准及检验方法根本不了解,错误领会和执行了多年,通过此次国抽才发现。
5 国家标准、型式大纲的法制性、有效性
针对个别生产企业对在用 GB/T7722- 2005 《电子台案秤》 和 JJG555- 1996 《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提出不适应我国国情,应放宽和降低标准及大纲的建议,我们认为不妥,通过这次电子计价秤国抽,提出几点意见:
a. 我国目前拥有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 80- 90家 (有生产许可证) 此次抽查了 67 家,抽到样品的 43 家,合格的 26 家,不合格的 17 家,在所有生产企业中,都在执行国家标准 GB/T7722- 2005,从产品铭牌和说明书上可以反映出大家都是依据国标生产和检验产品。合格的生产企业有大、中、小型,不合格的也有大、中、小型企业。并且这些生产企业办理许可证时所进行的型式评价试验都是按 JJG555- 1996 《非自动秤通用检定规程》 进行的,完全不存在不能执行国家标准和型批大纲的情况。
相关文章
- 2022-07-28易控组态软件在宝钢宽厚板火焰切割生产线上的应用
- 2022-05-09基于移动机器人无线实时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
- 2024-06-19基于CPLD的水中主动声探测仪计数检波器设计
- 2022-05-16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的USB通信接口设计
- 2024-11-07高精度时钟芯片在测量设备中的应用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