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轨道衡的创新与发展
一、引言
电子轨道衡是我国适用最广泛承载各种货物的重要电子衡器。它的发展是从机械杠杆秤发展到现阶段的电子秤,秤台是电子轨道衡传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秤台结构的不断创新直接关系到电子轨道衡的发展程度。
本文结合电子轨道衡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秤台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二、电子轨道衡的技术发展概况
我国轨道衡的发展,自建国初期起至今已有50 余年的历史,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初~60 年代末):是从静态机械杠杆式轨道衡的诞生到大量发展的阶段。
我国自 50 年代起就开始生产第一台 100t 静态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其准确度一般可达到 0.1%,但由于需要脱钩不联挂称重,劳动量大、称量时间长,所以一般用户采用了不摘钩联挂静态称重,这样实际上大大降低了使用准确度。
秤台是由两根工字钢主梁、串杠横梁而组成的大梁式主梁结构,多属杠杆机械秤。我国 95%以上的轨道衡采用计量杠杆型式。手动移动大小游砣,以计量杠杆的平衡位置指示重量,效率低、操作不便。极少数产品采用字盘式,由指针指示重量。个别产品采用了带数字显示和打印机构的计量装置。轨道衡的承重杠杆系统有直杆和叉杆两种型式,前者居多数。根据台面长度和承载不同,承重杠杆又有二联、三联、四联和多联之分。制造工艺有铸钢、焊接结构等。承重杠杆的刀子、刀承部件结构多种多样,调试、大修和检定都不便。轨道衡的承重台面几乎全部是金属铆接或焊接结构,长度有 7m、10m、12m、13m、13.5m、14m 和双台面等多种规格 。 轨道衡最大秤量有70t、80t、85t、 100t、 150t、 180t、 200t,最小分度值有 5kg、10kg、20kg、50kg、100kg 等多种规格。由于静态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品种规格繁多,主要零部件互换性差,大部分轨道衡过载能力小,不适应铁路机车过衡的要求。
第二个发展阶段 (20 世纪 70 年代初~80 年代中叶):是从静态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发展到动态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和机电结合式轨道衡出现的阶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静态称量的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将静态称量的机械杠杆式轨道衡改为动态称量的机械杠杆式轨道衡。对于像鞍钢这样大的钢铁企业每年都要购入大量原燃料,其中有上千万吨货物需要检斤 (用 1 斤砝码进行检定) 验收。由于没有检斤衡器,有 70%的单位供料不检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计量厂在 80 年代初自制了 4090- Ⅰ型 100t 动态自动轨道衡,在此基础上优化改进,设计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台 4090- Ⅱ型 100t 动态自动轨道衡,由国家计量总局检定合格,并在鞍钢原灵山二线 (现在的灵山三线) 投入运行。
相关文章
- 2024-04-29最新激光喇曼显微分光法
- 2024-09-03三坐标测量机的误差分析及其补偿
- 2022-10-09嵌入式系统ARM7在车辆调度中的应用
- 2023-01-12位置随动控制设备在线检测与故障分析
- 2024-03-19线阵CCD在颜色测试中的应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