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口腔器械灭菌方法比较
手机、车针、扩大针、吸唾器等口腔器械直接与口腔疾病患者唾液、血液接触,用后污染极为严重。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灭菌剂等灭菌方法及灭菌效果的比较,探讨适用于口腔科临床工作需要的手机、车针等口腔科器械的可靠的、快速的灭菌方式。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ATCC10231)、TTV、HBsAg。
1.1.2 实验用临床口腔器械 NSK MCH-QDJ-M4高速手机;IS-25低速手机;车针;扩大针;吸唾器。
1.1.3 化学灭菌剂 戊二醛、含氯灭菌剂。
1.1.4 压力蒸汽灭菌器 EAC-2200型压力蒸汽灭菌器由北京同心行科贸有限公司提供。
1.1.5 压力蒸汽灭菌指示器材 化学指示器材:化学指示胶带、化学指示卡均为3M公司的产品。生物指示器材: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7953)。
1.2 方法
1.2.1 菌悬液的制备 分别取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种第3~14代营养琼脂斜面18~24 h新鲜培养物,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成含菌量为107~108CFU/ml的菌悬液备用。
1.2.2 器械染菌、染病毒方法 分别将手机远端5cm、吸唾器远端5 cm、车针、扩大针全部浸入试验菌液、TTV及HBsAg悬液中,沥干,置37℃恒温干燥30 min后进行实验。
1.2.3 灭菌剂灭菌实验
1.2.3.1 中和剂鉴定试验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为试验菌进行试验。试验分:灭菌剂+菌液;(灭菌剂+菌液)+中和剂;(灭菌剂+中和剂)+菌液;磷酸盐缓冲液(PBS,0.03 mol/L,pH7.2)+菌液;中和剂+菌液;PBS、中和剂、培养基直接培养。试验结果,当第1组不长菌或菌数远少于第2组;第6,7,8组不长菌;第3,4,5组组间菌数误差率不超过10%时,表明所用中和剂及使用浓度适宜。
1.2.3.2 染菌器械的灭菌实验 实验分两组,实验组:分别将染菌后手机及吸唾器远端10 cm、车针、扩大针全部浸入灭菌剂中,作用至预定时间取出,立即放入相应10 ml中和剂中,中和10 min,超声洗涤振荡,取洗脱液接种培养,进行定性观察,记录培养结果。对照组:以PBS代替灭菌剂进行实验,洗脱液定量培养,回收菌量作为实验阳性对照;中和剂、培养基直接培养作为实验阴性对照。
1.2.4 器械灭菌效果检查 分别将灭菌后器械放入真菌培养基、流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中直接培养。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2 结 果
2.1 染菌器械灭菌效果 压力蒸汽对器械上污染的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明显优于化学灭菌剂。化学灭菌剂对车针、扩大针上污染的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作用较手机、吸唾器彻底(表1)。
相关文章
- 2024-07-09基于GP-IB总线的加速度计测试系统研究
- 2022-07-07Altivar38变频器在水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 2024-02-01具有露霜判别能力的精密露点仪研制
- 2023-01-19低功耗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设计
- 2023-07-21可编程控制器在焙烧炉燃烧站中的应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