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压力容器磁粉探伤工艺探讨
对在役压力容器(以下简称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时,常借助无损探伤手段检查裂纹。在射线、超声、磁粉、渗透等常规探伤方法中,磁粉法因具有工艺简单、检查速度快及对裂纹缺陷敏感等优点而广为应用。由于容器结构、使用介质特性和现场环境条件会影响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如何选择合理的工艺和操作方法使探伤取得成效,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1 工艺准备
着手探伤之前,根据容器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是探伤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1.1 磁化设备及探伤方法的选择
容器磁粉探伤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1)与一般机械零件区别的是容器属较大型的焊接构件,其体积、重量都很大,要求磁化设备能对工件进行局部磁化的同时又具备较高的探伤效率;
(2)容器属承压设备,是在各种介质和环境下操作,为保证其运行安全,对存在缺陷控制严格,要求采用的探伤设备和方法有较高的综合探伤灵敏度;
(3)探伤必须在容器的使用现场进行,被检表面结构复杂,工件不可转动,要求探伤设备既轻便又能在恶劣的现场条件下使用。
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容器对接焊缝选用旋转磁场交叉磁轭在工件上进行连续行走磁化、湿法探伤;对于角焊缝、结构复杂部位及小型容器焊缝选择带活络关节的电磁轭在同一部位作两次互相垂直的磁化、湿法探伤。
1.2 磁粉材料的选用
对于磁粉材料、磁悬液的选用及配制,应根据容器的焊缝结构及被检表面状态进行选择。
(1)探伤对接焊缝通常选用磁膏配制的水基磁悬液,应选与被检表面有较大反差颜色的磁膏。配制磁悬液时,一般先把磁膏与少量的水混合研磨成糊状,再按规定加入足量的水,使磁悬液均匀,浓度符合要求。
(2)在对盛装油性介质的容器探伤时,如果被检表面的油膜难以处理干净,则应选用高闪点、低浓度的无臭味煤油载液(亦可选用50%煤油+50%变压器油)配制磁悬液。
(3)对位于仰立部位焊缝的探伤,宜用粘性较大的油载液(30%煤油+70%机油)来配制磁悬液,以防止探伤时磁悬液流淌速度太快造成漏检。
1.3 现场准备
在目前容器磁粉探伤多数为手工操作的情况下,恶劣的现场环境条件将直接影响探伤人员的技术发挥,这样只有通过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提供必要的现场安全操作条件,以保证探伤过程不受干扰。现场准备工作按原劳动部《在役压力容器检验规程》所规定的内容逐条落实。
1.4 被检表面准备
被检表面状态对缺陷检出灵敏度影响很大,清洁的工件表面是探伤取得成效的前提。诸多容器发生破坏事故的教训表明,使用中产生的危险性缺陷大多位于与介质接触的内表面,因此容器内部的介质污迹、锈蚀和氧化皮必须清理干净并经探伤人员检查合格。
相关文章
- 2024-10-28混杂边界轴向运动Timoshenko梁固有频率数值解
- 2024-02-02容量计重中管道存留量的计算方法
- 2022-06-08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2024-10-12乳化器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 2024-07-23数码相机镜头自检测设计的研究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