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晶斜探头的设计计算
介绍了双晶斜探头的应用,包括小径管纵向缺陷原位探伤,小径管对接环焊缝探伤,奥氏体不锈钢粗晶焊缝探伤。推导了双晶斜探头的焦距计算公式。编写了双晶斜探头设计计算的MATLAB程序,给出具有代表性的设计计算实例。
液压与气压传动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类各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为了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全面加强该课程建设,形成一套由课堂讲授、实验教学、课外练习和科学考评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体系,充分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多媒体教学,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仪器分析实验课的教学探讨
仪器分析实验因其实验仪器的特殊性,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科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满足自锐效应的AFM探针针尖加工
根据各向异性湿法刻蚀针尖的自锐效应模型和晶面交点模型, 设计了AFM探针针尖加工工艺流程,并进行了针尖加工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并结合晶面交点模型,分别得到了针尖形状与蚀液浓度、刻蚀液温度、添加剂、掩模方向的关系.结合自锐效应模型,得到了(100)硅片刻蚀针尖自锐条件.最后对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15 mol/L的KOH溶液,在70 ℃,并且方形掩模边缘平行于<110>方向,可以得到满足自锐效应的、重复率高、表面粗糙度小、高宽比为1.56的单晶硅针尖.
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油箱设计与开发研究
自动变速器油箱或油底壳的设计对系统的运行影响颇大。结合自动变速器的不同油箱特点,重点解析了合腔式液压系统在设计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手段,并结合试验数据说明了问题解决的效果。
基于AMESim的汽车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的建模与仿真
为了研究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利用AMESim软件对液压控制单元进行了建模,分析了液压控制阀(增压阀、减压阀)最大流通面积、回油泵排量、蓄能器活塞直径3个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初步优化。此方法缩短了液压控制单元的开发时间,为ABS/ESP集成液压控制单元的设计和匹配提供了依据。
具有压差反馈的电液伺服阀死区补偿策略及控制特性仿真
针对无阀芯位移电液伺服阀死区引起的流量非线性问题,在分析电液伺服阀死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得到了一种具有压差反馈的电液伺服阀死区补偿模型,实现了无需通过位移反馈便能达到对死区的补偿作用。模拟补偿电压信号增加到电液伺服阀的控制系统中,并通过设置比例流量阀在不同变化阶段的"电压-流量"斜率来达到快速补偿比例流量阀流量的作用。针对不同进、出口压差条件下的电液伺服阀死区差异,对电液伺服阀死区进行补偿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静态控制特性下,当进、出口压差从2 MPa升至6 MPa时,阀芯位移降低近0.1 mm(最大值),流量死区缩小约2%;动态控制特性下,所提出的补偿方法可以将电液伺服阀死区减小到3%,补偿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油气悬挂液压系统装配防错设计应用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高端智能制造与先进检测技术已经成为装备制造业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针对油气悬挂液压系统装配中,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控制差的问题,对油气悬挂液压系统中关键工件进行装配过程分析,基于多类型传感器的合理组合配置,完成了关节轴承、密封圈装配防错控制逻辑设计。通过防错设计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装配效率、质量及可靠性,实现装配工艺技术的提升。
风沙环境下偏航角对高速列车的冲蚀及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为研究不同偏航角下风沙耦合作用(激励)对高速列车的气动性能和冲蚀特性的影响,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标准κ-ε湍流模型对气流进行连续化处理,应用DPM模型对沙粒进行离散化处理。模拟车速230 km/h、风速30 m/s条件下,0°偏航角、45°偏航角和90°偏航角3种工况下,列车的气动特性、冲蚀特性以及侧力系数、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分别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偏航角的增大,正压区域逐渐向侧面扩大,涡流也逐渐增大,阻力系数减小,侧力系数逐渐增大;90°偏航角有沙侧力系数是0°偏航角有沙的250倍,90°偏航角无沙侧力系数是0°偏航角无沙的142倍;冲蚀面积由头部向侧面转移且增加,冲蚀率增加。
纯电动物流车驱动系统的基础研究
针对驱动系统的驱动电动机、电池组和传动系的传动比等参数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开发某型号纯电动物流车为例,根据其设计性能指标,并结合现有的减速器资源,对驱动电动机、电池组和传动系的传动比进行计算及匹配。应用CRUlSE软件对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匹配的驱动系统满足整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的预期目标。根据辅助部件的工作原理,兼顾辅助部件可靠性、整车电安全及整车成本等多方面要求。设计整车驱动控制系统和CAN总线通讯网络,使驱动电动机、电池组和传动系统实现最优性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开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