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全固态高效率473nm蓝光激光器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由于蓝光激光在显示、光谱学、信息存储、水下通信等诸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使其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利用 LD 泵浦 Nd : YAG 实现946nm 谱线的运转并利用倍频技术来获得 473nm 蓝光激光是当前获得蓝光激光颇为流行的手段。但由于 Nd : YAG 中的 946nm 谱线属于准三能级结构存在重吸收效应[1],并且 946nm 谱线的受激截面也比较小,所以激光器的总体效率比较低,一般在10%以内[3-5]。而通过对系统的优化,在注入泵浦功率为 12.3W 时,获得了 1.3W 的 TEM00 模的473nm 蓝光激光,光-光转化率高达 10.6%,实现了高转换率的蓝光。

  1 实验设计

  由激光二极管激光端面泵浦Nd:YAG且处于稳态时的速率方程出发可以推导出[2]:

光腰斑半径和激光腰斑半径。由(3)式可以绘制出激光器阈值与激光晶体长度的关系,选取 =1%,T=5%,如图 1 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为使激光器的阈值最低,晶体的长度应该取在 3~4mm之间,但是由(1)式可知当晶体取 3~4mm 左右时不能使激光器的效率最高。利用(1)式取 L=1%,T =5%时,得到在不同泵浦功率下,激光晶体的长度与输出功率的关系如图 2所示。

 

  可见在泵浦功率为12W、10W、8W的情况下,为了使激光器的输出功率最高晶体的长度应分别为5.5mm、5mm、4.5mm 左右,并兼顾阈值与效率实验中选择的 Nd:YAG 晶体规格为 3×4mm,晶体用铟箔包裹放在紫铜热沉中。实验装置如图 3 所示。

  图 3 中,为 LD列阵光纤耦合输出、V 型腔结构,Nd:YAG 晶体上的泵浦光斑半径为 200 m 左右,设 M1M2的长度为1,M2M3的长度为2,Nd:YAG 晶体端面直接镀 808nm@AR,946nm@HR,1064nm@AR,1319nm@AR 做为 M1,晶体的另一面镀 1064@AR,1319@AR,946@AR 膜,M2的曲率半径2=50mm 镀 1064nm@AR,1319nm@AR,946nm@HR,473nm@AR 膜,M3的曲率半径3=200mm 镀946nm@HR,473nm@HR,LBO两面镀 946nm@AR,473nm@AR,由 ABCD 定律有:

   

  可见理论值与实验值还是有一定差距,但总体趋势还是吻合的比较好,取L1=66mm 时由(1)-(7)得,由热透镜焦距与V形腔的短臂构成的稳区图如图 5 所示,短臂取 30mm~48mm 谐振腔都在稳区内,本文取短臂为 36mm得出热透镜焦距与各分臂上的光腰的关系如图 6 所示。

  由图 4、图 5 和图 6 可以看出,在泵浦功率为为 12W 时热透镜焦距为 50mm 左右,处在该谐振腔的稳区内W01和W02在随热焦距的变化还是非常平稳的,且W01约为 150 m 满足模式匹配的要求,W02约为 50 m 满足高倍频效率的要求[6]。

  蓝光激光器常用的倍频晶体由 LBO、BBO、BIBO 等,BBO 和 BIBO 虽然有效非线性系数大,但这两种晶体的走离角也比较大,很难获得高光束质量的蓝光,本实验选择LBO作为倍频晶体,LBO虽然有效非线性系数较小,但走离角也很小,所以可以通过增加晶体的长度和紧聚焦的方法来获得高的倍频效率,实验中选择 LBO 晶体的规格为3×3×15 mmmm。Nd:YAG、LD 和 LBO 晶体分别用TEC 冷却,严格控温,仔细调整光路使系统的状态达到最佳。实验中利用格兰棱镜测量了 LD 发光的偏振比,大约为水平偏振与垂直偏振之比约为 3:1 左右,946nm 激光的偏振比与 LD 的偏振比和偏振方向基本相同,采用 Coherent 公司的 Fiel-dMasterGS 功率计对 473nm 激光的输出功率进行测量,得到了 473nm蓝光激光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7 所示,在泵浦功率为 12.3W 时输出功率最高为1.3W,继续增加泵浦功率蓝光的输出功率急剧下降,由图 4 和图 5 可以看出,由于在高泵浦功率下热透镜焦距很小严重影响了谐振腔的稳定性,使谐振腔跑出稳区之外,由原来的稳定腔变成了非稳腔。对蓝光激光的偏振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垂直偏振与水平偏振之比约为100:1,基本为线偏振光。图8为蓝光远场光斑,由图可以看出该光斑为TEM00模结构,但略成椭圆,这是由于V型腔存在象散和LBO 的走离效应所致。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