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以太网的H.264煤矿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在煤矿使用模拟视频信号的煤矿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煤矿综合自动化的技术发展,新型的视频监控系统应在确保视频采集和压缩的实时性的同时,支持视频流在工业以太网上的IP传输,实现全矿信息化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H.264/AVC作为最新的视频编码标准,定义了视频编码层(VCL)和网络提取层(NAL)。从框架结构上将NAL与VCL分离,主要实现两个目的:(1)可以定义VCL视频压缩处理与NAL网络传输机制的接口,这样允许视频编码层VCL的设计可以在不同的处理器平台进行移植,而与NAL层的数据封装格式无关;(2)VCL和NAL都被设计成工作于不同的传输环境,异构的网络环境并不需要对VCL比特流进行重构和重编码。从H.264在VCL和 NAL上优点来说,它对于复杂多样的嵌入式应用环境是非常适用的,提高了网络适应性,从而保证了视频传输的QoS。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DSP和嵌入式ARM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实时网络化视频方案。该方案采用全嵌入式设计,具有可靠性高、体积小、环境适应性强的优点,符合IEEE802.3u规范,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支持数字化视频流在煤矿工业以太网上直接传输。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如图1,使用自行开发的KJJ系列隔爆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1、2、3,构成基于光纤传输介质的100Mbps单环冗余工业以太网,H.264编码器设备使用RJ45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速率10/100Mbps自适应。环网通过交换机4连接至矿区Intranet或地面监控主机。因此,嵌入式视频编码器是视频监控系统实现的关键。
图1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视频监控系统
H.264编码器系统设计
结合煤矿应用环境的特点,其系统结构设计摒弃了传统的计算机扩展插卡的设计形式,采用全嵌入式网络化设计。如图2所示,以TI公司的高性能C6416系列定点DSP芯片和Samsung公司的嵌入式ARM-S3C4510B芯片为基础,构建嵌入式视频编码器系统硬件平台,支持通过嵌入式文件系统实现系统软件的在线升级。
系统主要由视频采集、视频缓冲、视频处理和视频传输4部分组成。CCD摄像头获得的模拟视频信号经A/D转换为数字视频信号后,视频信号通过高速 DSP压缩成所需的数据码流。视频压缩后的数据流由S3C4510B从DSP的数据接口HPI32读出,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UDP/IP协议栈,将数据打包,并运行WebServer服务器,等待客户服务端通过网络访问数据流,从而实现基于Web的嵌入式视频压缩编码系统。
图2 系统结构原理
C6416与S3C4510B接口模块
相关文章
- 2023-11-14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便携式伽玛能谱仪的研制
- 2023-10-31流速仪检定车调速系统负载波动的动态分析
- 2023-11-20基于8098的高精度标准气体流量测控仪
- 2024-02-08快速大面积测量用原子力显微镜扫描速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2022-05-31京沪高铁牵引变电所放热焊接接地工程实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