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深冷处理对CuAl合金在3.5%NaCl溶液中耐腐蚀性的影响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液压导航网

  深冷处理是一种新的热处理工艺方法, 通过深冷处理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也具有稳定尺寸和减小变形的作用[1-3]。有关深冷处理应用在铜合金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4-5],但关于铜合金经深冷处理后耐腐蚀性的研究较少。由于CuAl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及优良的导热、耐蚀性能,可通过热处理来改善其使用性能。为此,本文探讨了深冷处理对CuAl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为铸态CuAl合金,其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88.285Cu,11.24Al,0.48其余。将铸态样品在 KLX-12D型箱式电阻炉中加热到800℃保温15min后浸入液氮中(-196℃)停留30min。然后,再将深冷处理前后的试样加工成10mm×10mm×5mm,经1000#砂纸磨光后,浸入3.5%NaCl 的溶液中进行浸泡试验,溶液温度分别20℃和40℃,浸泡时间240h,实验在HHS-12电热恒温水溶锅内进行。实验后用超声波清理器清除试样上的腐蚀产物,经清水冲洗、烘干后用ESJ205-4型光电子天平(精确度为 0.1mg)秤重,根据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用CHI660A电化学测试仪测定深冷处理前后样品在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铂片,扫描速率为0.5mV/s。并借助Axiovert200MAT型金相显微镜和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带石墨单色器,Kα辐射)对试样组织进行分析。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金相组织

  图1为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的金相组织。可以看出,铸态CuAl合金的组织较粗大,经深冷处理后,CuAl合金的组织明显细化,且在晶界处出现网状组织特征。XRD分析结果(图2)表明,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组织均由α相(Cu的固溶体)和AlCu3金属间化合物组成,仅是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组织中α和AlCu3相的衍射峰强度发生变化。这说明深冷处理未导致新相生成。

  2.2 腐蚀速率

  表1为深冷处理前后CuAl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平均腐蚀速率。可以看出,CuAl合金的腐蚀速率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深冷处理能增大CuAl合金的腐蚀速率,在20℃时,深冷处理后CuAl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速率为4.32×10-5mg·mm-2·h-1,较深冷处理前CuAl合金的腐蚀速率增大了22.63%。深冷处理降低了CuAl合金耐腐蚀性能。

  图3为CuAl合金在20℃,3.5%Na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可见,深冷处理可使腐蚀电位明显负移。因为腐蚀电位越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越好,因此可以判断出深冷处理后CuAl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有所降低,与表1中结果相符合。由Cu-Al合金二元相图可知[6],当温度低于360℃时,铝在铜中的固溶度随温度下降而减小。由于深冷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很低(-196℃),原子的热运动很弱,扩散能力差,致使过饱和的铝原子很难从固溶体中析出,这可能会造成因固溶度的减小而引起晶格畸变,增加了内应力。另外,CuAl合金从800℃冷却到-196℃,必然会产生收缩进而产生应力,由应力导致应力腐蚀而使腐蚀加速。另一方面,由于晶界处的能量较晶粒内高,在3.5%NaCl溶液腐蚀的过程中晶界将会优先腐蚀。晶粒越细小,单位体积内晶界面积比例越大, 耐腐蚀性能越差。深冷处理能细化CuAl合金组织,致使组织内应力增加。故经深冷处理后CuAl合金的耐腐蚀性能降低。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