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度测量法在壳体加工中的应用
同轴度检测是在测量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用三坐标测量软件进行同轴度检测,直观又方便,其测量结果精度高,并且重复性好。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测量方法不当,有时会出现测量结果误差大,重复性差的现象。
假设基准上两个截面的距离为10mm,基准第一截面与被测圆柱的第一截面的距离为100mm,如果基准的第二截面圆的圆心位置与第一截面圆圆心有5μm的测量误差,那么基准轴线延伸到被测圆柱第一截面时已偏离50μm(5μm×100÷10),此时,即使被测圆柱与基准完全同轴,其结果也会有100μm的误差(同轴度公差值为直径,50μm是半径),测量原理图如图1所示。
1. 同轴度的测量方法
在同轴度的测量过程中,一般采用三坐标测量,但对于基准圆柱与被测圆柱(较短)距离较远时不能用测量软件直接求得,通常用公共轴线法、直线度法、求距法求得。
(1) 公共轴线法 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上测量多个横截面的圆,再将这些圆的圆心构造一条3D直线,作为公共轴线,每个圆的直径可以不一致,然后分别计算基准圆柱和被测圆柱对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取其最大值作为该零件的同轴度。这条公共轴线近似于一个模拟心轴,因此这种方法接近零件的实际装配过程。
(2) 直线度法 在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上测量多个横截面的圆,然后选择这几个圆构造一条3D直线,同轴度近似为直线度的两倍。被收集的圆在测量时最好测量其整圆,如果是在一个扇形上测量,则测量软件计算出来的偏差可能很大。
(3) 求距法 同轴度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轴线间最大距离的两倍。即用关系计算出被测元素和基准元素的最大距离后,将其乘以2即可。求距法在计算最大距离时要将其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来计算,因此这个平面与用作基准的轴的垂直度要好。这种情况比较适合测量同轴度。
2. 同轴度测量的结果评价
同轴度测量时,遇到最多的问题是被测圆柱与基准圆柱在轴线方向的距离较大(远远大于两圆柱轴线本身的长度)时,评价基准如何选择的问题。
如果选择其中的一个圆柱做基准,由于误差放大的原因,测量结果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可能将合格的零件误判为不合格。图2是误差放大的示意图。
另一种选择基准的方法,也是很多测量者经常使用也愿意使用的方法,就是在基准圆柱和被测圆柱上各测量一截面圆,采用两圆心的连线作为公共轴线,然后以公共轴线作为基准来评价被测圆柱的同轴度。其实,这种方法也是不恰当的,其风险在于,缩小了实际可能比较大的误差(见图3),将不合格的零件误判为合格。
相关文章
- 2024-10-29一种新型电容测量仪
- 2023-12-06轴瓦厚度测量机稳定性的测量分析
- 2022-05-05基于W77E58单片机的通用数据采集和通讯仪的设计
- 2022-10-14虚拟DCS技术除氧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 2023-01-20天然气流量计量的高级孔板阀计量特性与误差分析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