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影放映机中圆锥形遮光器工作角的探求
【内容
一、遮光器的工作角
由椭球反光镜出射的光流,以一定的孔径角投射到片窗。在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片窗应置于反光镜的第二焦点F2处。遮光器为在画面更换时遮住光流,可以置于片窗的前面或后面,且靠近片窗的位置上。(图1)
由于在画面更换时,不允许有光流通过片窗,因此在画面更换之前,遮光器应预先将光流遮住,也就是遮光器的工作边OA移到OB的位置。这时遮光器所能转过的角度B称为预遮角。按(图2)所示予遮角B应为:
其中h的选取,在遮光器与片窗重合时为h=b,b为片窗的高度。
实际上,遮光器与片窗总有一定的距离,因而h值不仅取决于遮光器的位置,也取决于反光镜的孔径角。它的数值可以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求得。
式(1)中的·O是从遮光器的转动轴线到光流边缘或画幅窗边缘的距离,称为遮光器的基径。它决于遮光器的的结构。
在光流被遮去以后,影片开始作间歇运动。在处于片槽内的影片间歇地移动一个画幅距的时间内,遮光器相应地转过一个角度AO,我们称AO为遮光器的运动角。AO取决于间歇运动机构。四瓣马尔蒂间歇机构的工作角为90b,则AO也等于90b,运动角AO与予遮角B之和称为遮光器的工作角A,即:
二、减小遮光器工作角的途径
若想减小遮光器工作角A,则需减小予遮角B或减小运动角AO。讨论如下:1、视觉惰性的影响
由于眼睛有视觉惰性,即在画面更换之后,人眼并非立即就能辩认出画面,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因此遮光器的运动角AO可稍小于间歇机构的工作角。在画幅更换的开始和终了时,观众对影片的少量移动是觉查不到的。这样,就完全可以减小遮光器的角度,而使遮光的滞后符合人眼的惰性时间$t,$t大约为1/750~1/1500秒。在$t时间内,遮光器转过的角度K叫做模糊角。模糊角K的大小可以从以下方程式中求得:
其中:tg是画幅移动时间
Ap是间歇机构的工作角
经研究(1),在采用四瓣马尔蒂机构的放映机中,Ap=90b,由于高质量的电影放映需要较高的亮度,通常取$t=0.001秒,所以K=9b。因此遮光器的工作角可减小2K,即减小18b。
上述方法确定的K数值为近似数值,因为随着亮度的变化和影像观察条件的不同,K值将有少许变化,精确的数值应在实际使用中进行必要的修正。
2、马尔蒂间歇机构动力特性及输片特性的影响
相关文章
- 2024-02-26基于PLC的油品运动粘度测量系统
- 2022-06-27LED全彩灯光控制系统的实现
- 2024-01-08电子皮带秤计量及其监控系统的应用
- 2024-08-296A02-T4铝合金板材表面树叶状黑斑缺陷分析
- 2022-05-25浮选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