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式称重传感器的智能化功能演变与发展综述
近年来,我国衡器行业的数字式称重传感器的应用发展较快,一些独具远见的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制造商均把目光瞄向了这一极具生命力的产品上来。不少企业把称重系统中原本放在称重仪表内的放大与A/D电路,前置于称重传感器罩壳内或接线盒内就称其为智能化数字式称重传感器。 其实,笔者认为这充其量只能称为前置转换式的称重传感器,当然也可以称为“数字化称重传感器”。 在本文的论述中,称其为初始阶段的“数字化称重传感器”,但是决不能称其为“数字式智能化称重传感器”。为了更好地帮大家理清相关发展脉络,本文就数字式智能化称重传感器功能演变过程,从初始阶段的数字化前置转换, 到第二阶段的智能化补偿与校正,再到第三阶段的称重系统的智能化应用的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初始阶段的数字化称重传感器
传统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电阻应变转换原理决定了其固有的一些缺点(如输出模拟信号小、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安装调试不方便等)。 因此,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对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缺点的重视,在不改变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称重机理的基础上,使上述缺点变为优点。 为此,国外一些称重传感器制造商推出了第一代“数字化称重传感器”,即把原本放在称重仪表内的放大与A/D电路, 置于称重传感器罩壳内或附近的接线盒内。 其基本配置如下:
模拟式传感器+数字变送 (放大与A/D电路)=初始阶段的数字化传感器
上述传感器由于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因此克服了模拟式称重传感器的信号小、传输距离短、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 但是其各项传感器的性能指标,都受其本身的制造、补偿、调整工艺所决定。 也就是说,如果传感器本身的制造、补偿、调整工艺不过关,要靠数字变送来提高或补偿整个传感器的力学与温度指标(注意:不是数字变送电路本身的温度指标)是不可能的。目前,国内众多的外资企业制造商与国内企业制造商,主推的产品都属于此类型。此类传感器没有突破原功能。当然,要做到第一代“数字化称重传感器”也不容易。 因为,首先要保证所设计和选用的数字变送电路及器件不能降低整个传感器的力学与温度指标,也就是说,必须使数字变送电路本身的温漂和时漂不影响传感器本身的制造、 补偿、调整工艺所决定的力学与温度指标。 另外,一些制造商的产品在局部的功能上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属于第一代“数字化称重传感器”。 此类传感器比较有代表性的还可以分成以下3种形式:
相关文章
- 2023-03-04光学系统双胶合透镜的替代设计法
- 2024-04-10基于格型陷波滤波器的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信号处理方法
- 2023-02-22基于聚焦离子束注入的微纳加工技术研究
- 2024-09-15基于高精度通用运算放大器的简易心电图仪设计
- 2023-02-09光电位置敏感器件的非线性误差分析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