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系统采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实现直接供冷应用实践
1 引言
在区域供冷系统中,中央供冷站将空调冷冻水输送至各用冷建筑的换热间。在换热间内,冷源侧和负荷侧的热量交换通常采用板式换热器,区域供冷循环冷冻水与建筑物内的循环冷冻水互相隔离。原理图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与直接供冷系统相比,该系统保证了两系统的水质互不影响,各系统定压相对独立,但同时也存在换热效率比较低的问题。在实际区域供冷系统中,存在可以直接供冷的用户(该类用户在水质互混影响、定压可以不用考虑)。该类用户如果采用直接供冷可以提高供冷效率。笔者根据该原理,提出了一种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的方案,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2 方案原理及效果分析
2.1 方案原理
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换热间原板式换热器的位置安装一个混水器,区域供冷系统与用户侧水系统在混水器内进行热交换,两系统之间的流量匹配通过混水器进行自补偿。如图2所示。
2.2 效果分析
原方案和改造方案的技术分析对比见表1。
3 改造案例
3.1 案例背景
大学城区域供冷系统中,某用冷单位的建筑A栋原设计是采用区域供冷换热间,因暂时不使用空调冷冻水,将板式换热器拆除并移做它用,换热间的其它设备保留。后来该单位要求恢复供应空调冷冻水,但是一时没有合适的板式换热器,而且安装板式换热器的费用高、工期长,因此采用混水器替代板式换热器的方案。
3.2 改造方案
(1)原设计的板式换热器参数如下:
换热量: 1103kW;
冷侧进出口温度: 2.5/12.5e;
热侧进出口温度: 13.5/6.5e;
冷侧压力降: 25.18 kPa;
热侧压力降: 48.91 kPa;
冷侧流量: 23.83l/s;
热侧流量: 34.09 l/s;
接口尺寸形式: DN150法兰。
(2)管网参数:
冷侧入口压力: 0.4~0.6 MPa,热侧入口压力: 0.4~0.6 MPa;
冷侧膨胀水箱绝对标高: 46m,热侧膨胀水箱绝对标高: 33.5m。
(3)混水器设计:见图3。
混水器采用冷、热侧水逆向流动的形式,冷侧水可以得到较大的供、回水温差,从而减小冷侧水的流量。出口管径选取DN150,与原板式换热器接口尺寸相同,以便于与原管道连接。混水器直径选取DN150,计算得到流速为0158m/s。材质选取DN150无缝钢管,公称压力1.6MPa。
(4)自控系统:
自控与原方案相同,不需更改。
3.3 改造后效果
相关文章
- 2023-11-28轻薄型回收金属破碎试验机的设计研究
- 2023-03-21基于单总线温度传感器的多点测温系统设计
- 2024-11-21IC卡门禁系统中的无线通信加密技术
- 2023-08-09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在《材料力学》开放性实验中的应用
- 2024-03-08压力表校准中测量不确定度实例评定的探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